14
A+ 大 ■本網走基層融媒體報道組首席記者 趙佳佳 記者 常威
■通訊員 高穎
在崗職工2937人,黨員1414人,局黨委下設基層黨委1個,黨總支14個,直屬黨支部5個,基層黨支部98個……翻開祖國瑰麗的畫卷,在雞冠之頂,莫爾道嘎林業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群眾在黨旗的引領下,團結、奮進、拼搏,在林海深處凝聚了助力林區轉型發展的強大力量。
———這力量是黨員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奏響的時代凱歌
8月的莫爾道嘎,花香四溢,群山滴翠。莫爾道嘎林業局營林處園林隊里占地面積約300平方米的大地上百余株五顏六色的花兒在驕陽下綻放。
莫爾道嘎鎮自2016年被住建部納入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后,逐步將森林旅游作為轉型發展的替代產業,融合莫爾道嘎林區的民俗文化底蘊,全力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品牌。園林隊肩負著局址及各景區景點、新建住宅小區等綠化美化工作,年均培育花卉達5萬株。
園林隊隊長王偉告訴記者,花卉培育是一項季節性很強的工作,如果培育過程中任何一道工序出現問題,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園林隊干部和職工從花卉管理技術細節入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戰勝了諸多困難和挑戰,為鐵藝骨架扣塑料大棚就是其中之一。
大棚長40米,寬16米,市面上賣的塑料布寬度僅有8米左右,他們只能用老式電熨斗將兩張塑料布粘合一起,燙接塑料布是技術活,如果有一點小口,都可能導致塑料大棚從中間撕裂,園林隊職工齊上陣,鋪平、拉直、對齊、燙接、上架、固定……男職工上高,女職工輔助,塑料大棚一氣呵成。
今年林區夏季相繼發生多起森林火災,氣候異常,風特別大,園林隊里的男職工都參與了援外撲火,在家的女職工都主動到單位保護塑料大棚,多少次,大家就坐在固定大棚的木墩上,生怕塑料大棚被大風掀開,影響旅游季節景觀花卉美化亮化工作。王偉介紹著隊里黨員干部和職工們為花卉培育付出的辛苦,卻絲毫沒提自己。
王偉今年47歲,是隊里黨員干部中年齡最大的,作為園林隊長他總是干在前。去年7月,王偉的父親確診為肺癌晚期,母親因急火攻心,病倒了。王偉不忍哥哥多受累,主動多承擔照顧父母的重任。而當時正值林區旅游旺季,也是園林隊花卉擺放和撫育最繁忙的季節,王偉晚上在醫院看護病重的父親和母親,白天只要一有空就到勞動現場工作,大家眼看著王偉日漸消瘦,都想幫著他分擔一些,爭先恐后地多干活兒,把王偉那份勞動任務承擔下來。
園林隊是莫爾道嘎林業局綠海黨旗紅黨員示范崗之一,他們對花卉培育實行干部、黨員、技術骨干等專人負責制。記者在培育花卉的溫室里看到,墻壁的柱子上掛著印有花卉圖片的相框,寫有科目、屬性、特性、責任人,第一個就是園林隊黨支部書記趙遠圣。
趙遠圣曾是一名汽運維修工,2013年調轉到園林隊,并不是科班出身的他,在園林工作中下了很多功夫,4年來,趙遠圣已經能熟練掌握花卉培育技術的各項要領。采訪中,記者看到在值班室里一個10歲左右的小男孩安靜地坐在桌前寫作業。王偉告訴記者,那是趙遠圣的兒子。趙遠圣的愛人在白鹿島旅游公司上班,旅游季節一連幾個月都不能回家,他的母親患有嚴重的心臟病,趙遠圣不僅“又當爹又當媽”,還要經常照顧老人,可他365天無極特殊情況,從不遲到早退,有困難盡量解決在8小時工作外。
每年從2月份開始,園林隊職工們就放棄了周末休息日,全隊共18名職工,其中5名黨員,在園林隊,像王偉、趙遠圣一樣愛崗敬業的不僅有黨員,還有數十年如一日堅守崗位,因工作崴腳僅休一個月就帶病上崗的普通職工谷立堂等。他們培育夏季觀賞花卉13個科目、30多個系列,日常維護局址草坪63928平方米,撫育、修剪綠化樹木168804平方米,黨員帶頭,職工參與度高,成功打造了喬灌木花草相輝映的園林體系,是園林綠化美化綠色先鋒,也是莫爾道嘎林業局奮戰在各條戰線黨員中的一個縮影。
———這力量是黨支部示范引領,切實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的真實寫照
“時間:8月4日上午9時;地點:莫爾道嘎林業局電訊處黨員之家;活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專題學習;授課人:黨員劉艷華;授課內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重要講話;參加人員:黨員11名,缺席5名,缺席事由:外電維修”。
這是莫局電訊處黨支部一次常規學習的記錄,而黨員“缺席”是一件經常事兒。電訊處承擔全局無線通信、光纖通訊、亮化電力的工作,黨員干部無法集中學習怎么辦?電訊處黨支部根據黨員的工作性質,成立了3個黨小組,黨小組負責人根據工作組織小組自學。同時為了更好地服務于中心工作,黨支部成立了黨員理論骨干小組和黨員突擊先鋒隊。
距離局址48公里的太平林場,林場職工和華俄后裔約有300多住戶。2016年以前,太平林場只有林場場部和個別住戶有衛星電視,但受天氣、衛星位置等因素限制,電視也不是隨時都能看。同年9月,電訊處接到太平林場通電視工程任務,要想實現太平林場住戶通電視工程,只能安裝有線電視??砂惭b有線電視又面臨局址到太平林場沒有可供電視用的光纜傳輸。
為此,電訊處黨支部多次召開專題會議,一邊動員黨員干部和技術骨干想辦法、謀思路,一邊積極和網絡公司溝通對接。電訊處主任、黨支部書記張永彥為達成合作事宜,幾乎天天往網絡公司跑,合作事宜被一次次推翻、修改,最終達成共識;52歲的光線通訊股股長董茂林為了克服技術難題,上網搜集、電話請教有經驗的同行,帶領黨員理論骨干小組反復實踐,最終以“二級分光”的方法解決了難題;黨員突擊隊里負責光線通訊的蘇明明,主動承擔爬桿、上高等艱苦工作,手和腳生出了多處凍傷……林區3月,正值春寒料峭的時節,大家在冰雪仍未消融的地上扣上塑料布,拿發電機放置簡易電暖風,徒手進行光纜熔接工作,冰和火的考驗,體力與耐力的折磨,黨員理論骨干小組和黨員突擊先鋒隊通力配合,僅4個月的時間,太平林場的職工群眾就看上了電視。
一個黨員就是一個先鋒榜樣,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斗堡壘。莫局電訊處主任、黨支部書記張永彥告訴記者,黨支部就是要黨員的“家”,黨員要亮明身份,成為入黨積極分子和普通職工群眾的表率,這樣黨支部才能凝成一股繩,朝著一個目標前進。
重保障、明責任、強化組織建設,這是莫爾道嘎林業局加強基層黨組織戰斗的生動實踐。莫局黨委在全局建立了17個標準化“黨員之家”,制定并下發了《“黨員之家”標準化堅守管理辦法》,配齊了電腦、照相機、彩色打印機、投影儀等,使黨員陣地教育在潛移默化中發揮無形的力量。
這力量離不開莫局黨委科學統籌,逐步探索黨建工作服務改革轉型發展的新理念、新舉措、新路徑。多年來,莫局黨委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圍繞“生態治理優、整體環境美、職工群眾富、企業文化濃、地區發展和”的定位,全面實施黨建“一二三四”工程,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引領企業科學發展為中心,突出抓好領導班子和黨員隊伍建設2個重點,努力實現思想、組織和政治3個保障,做到思想觀念、活動載體、工作機制、工作方法4個創新,黨建工作在繼承中發展、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提高。
興安千嶺秀,綠海黨旗紅。莫爾道嘎黨員干部正以干事創業的熱情、動真碰硬的豪情、奮發有為的激情,積極投身林區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中,這力量正在林海深處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