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雪婷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當前,在“十三五”開局,林區經濟社會發展正處于一個戰略機遇期和矛盾凸顯期的關鍵時期,國有企業的深化改革、促轉型、保穩定的任務十分艱巨。如何創新思維引領思想政治工作,發揮黨的政治優勢是擺在所有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著眼于人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既繼承傳統又改進創新,在繼承中創新,在開拓中前進,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卓有成效地促進林業事業的發展、穩定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與思想保證。
一、理論創新,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延續性
路線走得對不對,關鍵是看方向對不對。因此,把握思想導向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點。正確的政治方向與先進的意識形態是企業的航標。思想政治工作者應充分認識到思想導向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命脈,正確理解傳承和創新的辯證關系。傳承就是要始終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行動指南,堅持黨的基本路線豪不動搖,理論武裝一脈相承,薪火相傳。創新就是面對新時期出現的新問題、新挑戰、新矛盾的不斷顯現,從職工群眾易于接受的、接地氣的實際入手,靈活變通,貫徹新時期的指導思想、講話精神,將黨的理論根植于人心。堅持繼承與創新具體來說就是保持先進性,力求實用性。把先進性和廣泛性、普遍要求與分類指導、理論灌輸與實踐活動,一般號召與典型宣傳、正面宣傳與反面教育、精神塑造與文化熏陶等相結合,精心設計新的教育內容、教育形式,使思想政治工作由封閉型向開放型、由說教式向引導式、由一般化向個性化轉變。
二、機制創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開創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機制創新是平臺、是基礎。思想政治工作者應根據不同的時期和不同階段工作重點,找出相應的手段和方法,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說服力、感染力。黨的各項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不斷完善和規范各項管理制度,將抽象的黨建用具體的標準固化、量化、具體化,精細化分工到人,分解工作到崗,因時制宜,善于捕捉最佳契機。如職工遇到改革劃轉問題時,對未來生活是否能得到更好的保障有顧慮,對待遇是否能夠和以前一樣有擔心,存在著“不變”就是“萬變”的思想,心情煩悶,工作積極性不高,影響和諧穩定等,這些情況發生之時,正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時刻,必須把握有利時機,在事發之時或事發之前就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可能會事半功倍。我們廣泛開展政策宣講,因人制宜,應根據具體情況有選擇地確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和方法,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瑣”。單靠思想教育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立足于教育,輔之于管理,把思想教育與法律約束、行政監督、經濟考核等多種手段有機結合起來,將教育內容和要求滲透到各項制度建設中,真正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整體合力。
三、方法創新,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靈活性
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群眾觀點,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愿,代表群眾利益,只有這樣才能取得群眾的認同和信任。
以心換心,尊重是前提。尊重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尊重職工群眾的感受,尊重職工群眾的選擇。多站在群眾的角度考慮問題,想群眾之所想,憂群眾之所憂,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讓職工群眾樂于接受。
凝心聚力,鼓舞是關鍵。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播種機,就是宣言書,就是宣傳隊,就是鼓舞人的工作。職工群眾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受外界影響難免會有泄氣狀況,難免會背負負能量,難免會有自怨自艾的心理。思想政治工作者就是調節閥,幫助職工群眾解決問題同時,讓他們看到希望,疏通心理淤積的不滿。在實際工作中,更應妥善處理好情與理的關系,只有情理相濟,說清道理、正確引導、剛柔并濟,才能得到好的效果。建立健全一套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征求意見制度、舉報監督制度、廠務公開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等等必須充分發揮作用。同時,創造一種環境,使群眾心里有話有地方講,有氣有地方出,有意見和建議有地方提,把群眾中大量的思想問題通過行之有效的制度得到合理解決,消滅在萌芽之中。
以點帶面,典型是動力。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提倡典型引路,以點帶面。注重運用先進典型影響和帶動職工群眾,讓職工群眾向著心中的榜樣學習,引領職工群眾奮發向上,形成干事創業的良好局面。及時發現和樹立企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和先進人物,在大力宣傳他們先進事跡的同時,也讓他們真正得到實惠。更值得注意的是,對先進集體和人物的宣傳不宜拔高,讓全體職工感到可親、可信、可學,使他們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充分發揮好先進集體和人物的典型作用,做好無聲的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長期、艱巨的政治任務。思想政治工作者根據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林業發展的新要求,林區發展的新任務,不斷研究探索和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觀點、新理念、新方式、新方法,展現和發揮黨的政治優勢,推動林業事業健康有力發展。
(作者單位:圖里河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