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如今,在貫徹落實八項規定工作中,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做到轉變工作作風,堅決抵制各種不良現象。
一、轉變工作作風要準確把握作風建設內在規律
一是作風建設無小事。“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由作風問題所引發的“蝴蝶效應”,可能導致一個國家政權更迭、國家衰亡,古今中外出現類似的問題沒有例外的。
二是作風建設不簡單。吃吃喝喝、奢侈浪費、脫離群眾、好大喜功等表象背后,主觀原因和客觀因素交織,自身問題與外在影響并存。
三是作風建設難治理。一些不正之風糾而不止、治而復生,具有很強的頑固性和反復性。我們的黨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加快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的歷史時期,必須將作風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探尋作風問題產生的根源,準確把握作風建設的內在規律,攻堅克難、迎難而上,以扎實有效的舉措切實加強和改進工作作風。
二、牢牢把握作風建設的根本、關鍵和保障
把握作風建設的根本、關鍵和保障,就要從大背景去考量作風建設問題的根源。解決根源問題,才能擊中問題的要害。營造作風建設的輿論氛圍正是作風建設的根源所在。首先要堅持各級領導干部的政治理論學習,其次要提高各級干部的學習能力,改善學習方法,再次,要拓寬各級干部的學習視野,獲取真知灼見。細節上要認識到:
規范權力運行是解決干部隊伍作風問題的根本。作風問題產生的根源在于與“為人民服務”宗旨格格不入的權力觀。從根本上轉變干部作風,領導干部要嚴格要求自己,常修為政之心,常思貪欲之害,要經得住權力、金錢和生活情趣的考驗。一是切實簡政放權,該歸社會管理交給社會,能由市場調節還給市場,能由職工決定的交給職工群眾,將權力回歸到服務的角色定位上。二是優化固化權力,全面清權、理權、固權,進一步理清權力邊界、優化運行流程,最大限度地壓縮權力尋租的空間。三是完善權力監督,完善司法監督,擴大群眾和社會監督,形成全程、動態、實時的多維權力監督機制。
落實群眾路線是解決干部隊伍作風問題的關鍵。加強和改進干部作風,必須把心系群眾作為重要價值取向,進一步密切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一是貼近基層“接地氣”。認真落實領導干部下基層的各項要求,帶著問題去,把解決問題的辦法找回來;循著矛盾去,把觸發矛盾的癥結找出來;奔著群眾去,讓群眾的各種感受都抒發出來。二是切實解決群眾問題。將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作風建設成效的根本標準,耐心傾聽群眾呼聲,認真解決基層問題。三是持續改善民生福祉。把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標,作為謀求人民群眾福祉的基本舉措,主動辦好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推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實現改革發展成果人民群眾共創共享。
嚴格監督管理是解決干部隊伍作風問題的保障。部署了要有檢查,檢查了要有問責,環環相扣才能確保工作落實。一是突出監督管理的針對性,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群眾關注度高的重點領域和權力高度集中的重點部門開展監督檢查,切實提高監督管理的針對性、實效性。二是突出監督管理的綜合性,與解決民生問題緊密結合,與提升實踐能力緊密結合,切實提高服務群眾、服務基層、服務發展的能力。三是突出監督管理的嚴肅性,制定和落實作風建設的問責制度,建立和完善群眾舉報問責、社會評價問責、組織考評問責等多層次的、常態化的問責體系,實行作風問題責任倒查,既問責直接責任人,又追究領導責任。
三、采取“四重四避免”等有效措施,加強作風建設
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大力加強作風建設,應切實做到“四重四避免”。
重在領導帶頭,避免“心口不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黨員領導干部只有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心正律己、身正垂范,才能以“身教”的實際榜樣,形成巨大的感召力和影響力,使廣大干部群眾“見賢思齊”,以良好黨風帶政風促民風。所以領導干部要帶頭做和諧向上的表率。
重在監督檢查,避免“點到即止”。作風是領導干部自身思想、修養的實踐反映。在加強領導干部自律的同時,必須進行深入持久的監督檢查,強化他律約束,促進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的根本性轉變。要全面查,不能走馬觀花。采取巡視抽查、專項督查、集中檢查、明察暗訪等多種形式,及時發現和查處黨員干部作風建設問題。要深入查,不能浮光掠影。改變過去“發通知”、“聽匯報”、“查資料”的督查模式,對作風建設情況逐一深入核查,跟蹤督辦調查,對問題一追到底,沒有結果不罷休。
重在常抓持久,避免“虎頭蛇尾”。轉變作風是一項長期艱巨的戰略任務,必須“踏石留印、抓鐵有痕”,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真正把改進作風內化為領導干部的精神追求和工作習慣。思想上不動搖。改進作風是政治要求,思想要端正,行動要自覺,必須摒除作風建設“一陣風、一陣子”的模糊認識,靜下心神,沉下身子,決不能虛晃一槍、虛張聲勢。牢記黨員干部的神圣使命,踐行人民公仆的莊嚴職責,腳踏實地不浮躁,攻堅克難不氣餒,堅持經常,知難而進,主動作為。
重在解決實際,避免“花拳繡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有效解決實際問題是作風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把精力放在解決實際問題上,才能使黨的根基、血脈、力量深植于人民群眾之中,決不能“做給上面看、講給下面聽”,做華而不實的“假把式”。要實踐群眾路線。把轉變作風和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結合起來,做到有問題及時發現、發現問題有效解決、已解決的問題不再反彈,以改進作風的實際成果取信于民。要敢于觸及矛盾。盡職盡責擔當,才能妥善化解棘手矛盾,有效解決難點問題。
朱玲玲 谷春青(作者單位:滿歸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