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找準前行的路

劉雪婷
2017-03-28
3667

長在大興安嶺,對大興安嶺知道多少?職在保護生態,對生態建設掌握多少?事在林業,對中國林業、世界林業了解多少?這是參加林區“生態保護建設”大學習大討論培訓班后,經常自問的幾個問題,也是這次學習培訓的收獲和以后要深入學習的地方。

停伐、國有林區改革,開發建設65年的林區正經歷著一場從未有過的大變革,林區的出路在哪里?經過培訓班后,依稀看到了前方的路,進一步明晰了努力的方向。

大興安嶺有多大?

別看是生活在大興安嶺,真不一定就也了解大興安嶺。在網上見過一個問題:大興安嶺才8.46萬平方公里,而小興安嶺有13萬平方公里,怎么說大興安嶺比小興安嶺還大呢?

這個問題既簡單又復雜。簡單了說,網上所指的8.46萬多平方公里,是黑龍江大興安嶺國有林區或叫大興安嶺地區的面積,它只是大興安嶺的一部分。所以說大興安嶺在黑龍江倒也沒錯,只是被斷章取義了,以一隅而代全體了。

實際上大興安嶺的大部分在內蒙古,大興安嶺山脈起于黑龍江上游右岸,沒于內蒙古赤峰附近的西拉木倫谷地。山脈的面積細算起來大約是32.72萬平方公里,所以它比小興安嶺大得多。山脈在內蒙古境內占全部的78%,即25萬多平方公里,僅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也有10.67萬平方公里,大于黑龍江大興安嶺的8.46萬多平方公里。

大興安嶺山脈是祖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孕育了我國緯度最高、面積最大、生態地位最重要的、最為集中連片的森林生態系統,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糧食安全、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木材戰略儲備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大興安嶺山脈抵御著西伯利亞寒流和蒙古高原旱風的侵襲,同時使來自東南方向的太平洋暖濕氣流在此渦旋。抵御著風沙寒流減緩草原退化和沙化,增加降水保持東北和華北平原濕潤。

這里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水資源,擁有120萬公頃濕地和984條一、二級河流,是額爾古納河、嫩江、黑龍江、松花江的水源涵養地,地表水資源總量161億立方米,堪稱東北“優質水塔”。維系著呼倫貝爾大草原、松嫩平原、東北大糧倉,乃至我國華北的生態安全,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最高境界不是停伐,而是越伐越多。

保護森林的目的是保護生態,是培育穩定健康的森林生態系統,但更高的境界是實現森林的可持續經營。森林的可持續經營不只是生產木材產品,是協調森林的多功能、多目標,比如旅游、碳匯、生物多樣性、生物能源等等。

加強森林經營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大舉措,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選擇,是增進民生福祉的有效途徑,是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轉型升級發展的內在動力。

森林是一個生態系統,好的生態系統功能才能發揮完整的生態、經濟和社會功能。簡言之,有好的林子,才有好的林業。四大國有林區全面停伐包括我們內蒙古大興安嶺停伐的目的之一是為了以后有一片好林子,是為了這片林子能發揮出完整的生態、經濟和社會功能,實現森林的可持續經營。

芬蘭的森林覆蓋率高達75%,人均森林面積達4.5公頃,是歐洲人均林地面積最多的國家。林業是芬蘭的支柱產業之一,對采伐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但與20世紀初相比,芬蘭的木材資源已經增長了約60%,這種“越伐越多”的情況主要得益于芬蘭在森林管理中所堅持的可持續經營的理念。

原來森林真的是可以越采越好、越伐越多的。

森林需要保護,但更需要經營管理和利用,多個中歐國家的森林經營現狀充分證實了這一點。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國舫說,東北森林過去的無節制無序的過度采伐確實教訓深刻、目前的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也確實必要,但不能因此而把“保護”與“利用”對立起來,要全面認識森林生態系統的“供給、調節、支持、文化”四大服務功能,采取積極的思維、使東北這片廣闊的林地能夠更多、更廣泛地造福人民,變綠水青山真正成為金山銀山。

目前,林區已經劃定了三條生態保障紅線。到“十三五”期末,林地保有量不低于951.36萬公頃,森林面積達到8.35萬平方公里;濕地面積不低于120萬公頃; 森林蓄積量增長8000萬立方米,森林蓄積達到9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78%以上,資源總量持續增長,生態系統更加健康穩定,生態基礎設施完善,生態功能區作用更加顯著,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實現了這樣的目標后,也許就該向更高的境界———越采越多邁進了。

如何發展產業?

在發展產業上,我們走過了太多太多曲折的路,經歷過太多太多的掙扎、彷徨和無奈,甚至有時走過多年后感覺又站在了原點上。

如今從國家層面、自治區層面又樹起了產業發展的大旗,這是順應林業發展實際,順應林區歷史、現狀、民生需求的旗幟。我們要保生態,也要保民生。要實現富民興林,就必須要發展產業。要發展產業,就要考慮兩個問題,即發展什么產業和如何發展產業,難點第二個問題上。

發展什么產業,重點是要切合林區實際,做好繼承和發揚。發展旅游業是共識,是下步林區重點打造的支柱產業,大有文章可做。種養殖業、采集業是林區的傳統產業,有一定的基礎,下步要繼續做好。比如近期根河林業局從國外引進了30頭馴鹿,這是非常好的嘗試。還有一項,是做好森林經營。崔武社老師說,森林經營是林業活動的全部過程。它包括育種和育苗、林地整理、造林和更新、森林撫育和保護(田間管理)、直到森林收獲。因此,我們要發揮林區專業技術優勢,組建專業化公司,走出林區承攬種苗綠化、生態修復、環境治理等生態建設工程,運用行業、政府和社會融資平臺,申請開展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抓好碳匯監測,全面參與碳匯交易,積極爭取生態效益代際和區域補償試點,使綠色價值、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效益。

如何發展產業,重點在體制機制創新上,要突破傳統觀念和做法。比如,旅游業的發展,靠森工公司(林業局)自己經營顯然不行,組建旅游公司,就要考慮產權體制等一系列問題。比如,食用菌培殖、采集業來等產業,如何做大做強,如何實現龍頭+基地+林戶的經營模式,都需要我們突破傳統的觀念引入以市場為主導的理念來運作。林區的產業經濟需要用全新的體制模式推動發展,必須堅持市場主導發展,必須實現資源等經濟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流動組合。無論是對森工企業進行改造改組,還是新組建企業,都要在產權體制、生產經營組織形式、勞動用工分配、管理方式等方面按現代企業制度的模式,結合產業類型來構建龍頭企業,引領發展。同時在資源有償使用、承攬森林撫育、造林綠化購買服務等方面與國有林區管理機構建立市場契約關系,從而實現管辦分離,事企分離的改革目標。

站在林區改革發展的新起點上,每一個林區務林人特別是黨員干部,都應責無旁貸地肩負起歷史使命,關心林區發展、支持林區發展,認真學習新知識、新業務,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積極為林區改革發展出謀劃策、全力而為。 (張俊濤)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