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在管理局開展的“生態保護建設”大學習大討論培訓中,專家們的報告內涵深刻、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指導性,讓我們開闊了眼界,提升了素質,使我受益匪淺,收獲頗豐,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就智慧林業———森林防火簡單談一下學習體會:
十八大明確提出了“森林覆蓋率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增強、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的目標任務,這對森林防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提升森林防火工作的科技含量,建設智慧林業是林區林業信息時代發展的必由之路,建設智慧林業迫在眉睫,林區森林防火信息化建設工作是提升森林防火指揮調度能力的基礎,是加強森林防火建設的重要手段,是統領未來森林防火工作,提升森林火災防控能力,增強業務管理水平的重要支撐和保障。
在《全國森林防火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25年)》執行期間,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智慧林業的建設,要立項許多重大防火工程,以林區地理信息系統為主的資源共享平臺,實現林區“森林防火OA 辦公自動化”“森林防火視頻會議”和“視頻調度指揮系統”的信息實時暢通傳輸,解決管理局防火處到國家林業局、管理局防火處到各林業局(包括管護局、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林業局之間以及火場前線指揮部到林業局、管理局防火處的信息直通。最終實現林區森林防火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網絡通信傳輸。解決各級森林防火部門各自為政,標準不統一,信息的共享性差的問題。最終實現從各級森林防火部門的協同指揮。
在高科技應用方面的林區森林防火的工作發展需求:
一、搭建云計算平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速度也愈來愈快,國家林業局已經成功繪制“全國林業一張圖”,我們可以將林區高分辨率遙感影像、森林二類調查資料,基礎地理信息、森林防火專題數據等多種數據整合,實現林區森林防火一張圖管理平臺,針對林火生態資源的特點,搭建起林區林業云計算數據中心平臺,建立林區林業資源數據庫、地形數據庫、氣象數據庫、森林可燃物因子數據庫及森林火災數據庫等,云計算平臺可以對林火生態數據的分析、管理。用戶通過互聯網絡進行遠端調取應用和數據存儲處理,既加強對數據的保密,又可及時數據更新,實現現代林火生態管理的智能化、數字化和自動化。提高林區各級森林防火管理的工作效率,為林火生態管理和決策提供準確、全面的信息和預案,以滿足林業森林防火部門的實際需要。
二、森林防火氣象監測預警系統,森林防火工作有三環節:防火預警、指揮撲救、災后評估。其中防火氣象預測預報工作是預警工作中的一項,即建立林區氣象監測站和森林可燃物因子采集站,它們采集到的溫度、濕度、氣壓、風向風速及森林可燃物因子等氣象數據通過無線自動傳輸到數據庫服務器,根據氣象數據、林相數據、林下可燃物因子數據、基礎地理數據通過森林火險因子分析模型生成火險指數圖,劃分火險等級,并生成火險等級圖。分析結果以色斑圖的方式進行展示。預測火險高危區域,提前做好防范。同時利用林火衛星、遠程視頻監控識別、巡護人員上報等多種手段盡快發現林火熱點,早發現、早撲救,有效減少林地損失。同時氣象監測數據在發生火災時,也為火勢蔓延預測提供重要的氣象依據。
三、森林防火無人機低空監測預警系統,由于在森林火災發生時火場上空能見度極低,即使是航護飛機能達到火場上空,觀察員也無法詳細觀察到地面火場情況,而在這種情況下飛行又存著安全隱患。無人機能夠克服航護飛機的這一不足,它通過搭載攝像設備和影像傳輸設備,可隨時執行火警偵察和火場探測任務,將現場視頻信號傳輸至指揮中心,供指揮人員決策。并且在天氣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利用無人機系統實時人工增雨作業。
四、森林防火OA辦公自動化管理系統,將林區森林防火日常辦公與電子地圖查詢技術集成在同一系統之中,存儲于同一數據庫,真正實現OA辦公和GIS技術一體化,為林區森林防火指揮各級領導和工作人員實現圖文一體化基于B/S結構的協同工作環境,實現日常防火業務報表、火災火情和防火工作文件等自動傳送、自動統計。實現防火業務工作綜合管理:如防火隔離帶、防火預案、聯防區域、瞭望臺、防火交通道路、撲火設備及物資、計劃燒除、停機坪及蓄水池等。
五、森林防火視頻會議系統,森林防火視頻會議系統通過語音、視頻、文檔的交互功能實現管理局森林防火中心與基層林業局等多部門之間的實時聯動。在發生森林火災時,借助視頻會議系統,能將現場實時視頻傳輸到指揮中心,為領導總攬全局、正確指揮和科學決策提供科學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撲救決策信息,做到實時、快速、有效應對突發事件。還可利用視頻會議系統開展遠程森林防火的戰術,撲火時安全措施等教育培訓工作,防火員工也可以即時溝通交流經驗和教訓。森林防火視頻會議系統還可以和GPS定位系統、氣象傳感系統、地理信息系統、遙感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相融合,提高森林防火的科技含量與綜合防控水平。
六、森林防火視訊調度指揮系統,作為多業務綜合性通信平臺,可以實現多種通信手段,為管理局森林防火指揮中心在防火期期間對基層林業局防火辦進行視頻調度值班查勤、查看撲火隊員日常訓練、防火車輛出動、視頻滅火作戰指揮、集群調度指揮、應急事件處理等,提供多維度多手段的視訊綜合通信平臺。
七、北斗/GPS定位跟蹤系統,北斗具有定位、導航、地圖查詢,北斗終端之間、北斗終端與手機之間報文通信,在森林防火巡護及滅火作業時,北斗定位跟蹤系統軟件平臺根據北斗終端反饋信號實時定位終端位置。北斗終端能夠以一定時間間隔上報位置狀態等信息,將到達前方的信息上報至防火指揮中心系統軟件平臺,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系統軟件平臺直觀的地圖導航定位終端,查看終端的狀態、軌跡等。查看處理終端報警情況,針對終端下發控制令,實現與終端的交互。從而滿足林區林火監控與應急指揮等業務等需求。VSAT衛星通信系統,在林區統一規劃,建立統一網絡的VSAT衛星通信系統,包括在管理局、林業局設立固定站和若干車載或便攜式移動站,其能適應林區偏遠復雜環境下森林防火通信保障需求,根據實際需要臨時申請2-8Mbps不等的衛星寬帶,在森林火災應急通信保障中將現場圖像及語音實時傳輸,后方指揮中心在第一時間掌握撲救火災現場的情況,及時進行科學決策和實時遠程調度指揮,迅速高效,從提高森林火災撲救的通信能力。
八、森林防火遠程智能監控系統,將視頻監控與GIS系統、北斗/GPS系統、物聯網無線傳感林火探測技術、林火自動識別報警系統、多媒體技術有機結合,實現森林火災火情實時監控、林火自動識別、自動報警功能、林火定位精確度高,發現時效性高,而且任何防火工作人員都可利用移動手機客戶端在不同地點,隨時觀看前端視頻監控點采集的視頻圖像??梢越鉀Q人工望和高山巡護盲點多、漏洞大、時效性差、林火熱點反饋精確度差,撲火隊員跑冤枉路的時間多,體力消耗大,有時即浪費人力、物力和財力,還貽誤最佳撲火戰機等諸多方面的問題。系統一旦識別到煙火就以文字、圖像顯示在GIS管理平臺,實現煙火精確定位,可在二維/三維電子地圖上實現顯示起火區域并聯動報警,操作人員可調出附近的視頻監控點,觀測現場火情,為撲救指揮提供現場的第一手資料。也可通過安裝了定制軟件的移動手機查看,確認是否有火情,真正實現無人值守。
九、物聯網物資儲備相關技術,其RFID技術應用于撲火救災物資儲備管理,實現對物資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為所有救災物資都安裝上有源電子標簽,建立一本電子檔案,給每一件物資都打上一個RFID標簽,作為其“電子身份證”,將物資信息的信息通過代碼方式傳輸到終端管理軟件,通過該“電子身份證”可以實現對防火救災物資的自動出入庫以及使用全過程進行零距離的監督管理。
十、森林防火輔助指揮決策系統,一旦發生火情,可以基于林區地理信息系統調度撲火隊伍、車輛、物資,建立火場指揮綜合數據鏈,實現指揮中心、撲火前線指揮部、撲火隊伍動態信息實時交互。在GIS系統上通過系統特定的林火蔓延模型,對林火蔓延發展趨勢進行分析,標繪火場撲救態勢圖,路徑分析、距離、面積量算,實時接收、在GIS系統上顯示前方通過北斗/GPS等通信工具回傳的文字、圖片、視頻、音頻及撲火隊伍行動軌跡等信息,協助指揮人員迅速做出決策,提前部署撲救力量。提供應急處置預案,通過平臺實時向撲火隊伍發送指令。
十一、災后評估系統軟件平臺,即利用前線隊員的北斗/GPS終端調查火場輪廓線,及時回傳到防火指揮中心軟件平臺,結合森林資源數據,系統能對受災面積、災害損失做出相對準確的評估。甚至能對災后重建提供輔助決策的數據。 □李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