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歷來是我黨進行政治教育、統一思想、引導輿論正能量的重要手段。近年來, 微信、微博、QQ、論壇等新媒體發展迅速。統計數據顯示, 現在中國上網人數和手機擁有量已穩居全球之最?;ヂ摼W、手機的普及和大眾化, 是一場技術革命, 它推動了媒體傳播方式的變革, 傳統的媒體傳播信息方式和輿論宣傳導向的滯后性日漸明顯。新媒體的出現, 拓寬了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 拓展了獲取信息的內容, 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也迎來了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挑戰。在當前社會形勢下, 探索運用新媒體更好地開展黨建工作, 加強思想政治宣傳, 占領意識形態陣地, 及時、主動、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新媒體的特點和表現形式
新媒體是基于有線或無線網絡平臺, 利用網絡數字技術, 通過手機、電腦等數字終端, 向受眾單向或雙向傳播視頻、音頻、圖片和文字等信息的傳播形態。包括所有數字化的傳統媒體、網絡媒體、移動端媒體、數字電視、數字報刊以及聊天工具、微博、論壇、手機短信等。新媒體作為基于互聯網和移動通信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數字化媒體形態, 起到了推動信息公開、化解社會危機、促進階層互動、影響公眾視聽等作用。新媒體是社會進步和時代發展到特定時期出現的產物, 也是現代科技最新成果的體現。其信息傳播量非常巨大, 內容包括多媒體與超文本, 傳播方式體現共享性與交互性, 傳播受眾兼具社群化和個性化, 傳播途徑具有便捷、虛擬與數字化等特點。新媒體的橫空出世, 讓信息獲取更加方便和快捷, 內容更加廣泛, 由此縮短了人際交往的距離, 生活變得更加簡捷和豐富多彩, 信息的傳播與互動更加深入。這一切, 對人們所思所想和言行舉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 新媒體具有的優勢
新媒體是媒體發展的時代性產物, 它對媒體傳播、媒體產業、媒體人與受眾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呈現出傳播主體多元化、議題框架多樣化、輿論傳播群體極化等現象。就其傳播方式、途徑和信息參與者而言, 信息傳播的互動性、廣泛性、開放性和即時性是新媒體的突出特點和優勢。
3. 新媒體的交互性
傳統的媒體傳播方式是單向的, 人們只能通過聽和看被動接收信息。新媒體使得媒體信息的傳播具有多向性, 每個人都可以進行信息傳播, 人們可以通過微信、微博、QQ、論壇、電子郵件、手機短信等傳播平臺對感興趣的內容進行互動。近年很多網紅事件, 都是通過新媒體傳播炒熱的, 新媒體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它的傳播能力不容小覷。
4. 新媒體的開放性
新媒體的另一主要特點就是開放性。傳統媒體的信息發布必須經過授權或取得相關資質, 如政府部門、新聞媒體、報刊以及社會團體等, 發布的內容需要層層審核, 嚴格把關。新媒體的出現使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網絡提供的虛擬空間匿名登錄, 不需要任何審批, 不受任何約束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與觀點, 發布消息和資訊, 發布信息的內容有時也真偽難辨。
5.新媒體的廣泛性
新媒體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把信息推送給眾多的受眾, 這是其廣泛性的體現。如信息通過熱門微博、微信群、QQ群、論壇等信息平臺轉發和閱讀, 瀏覽量和評論數會以幾何級別遞增, 很快就傳遍社會每個角落。人們的廣泛參與互動讓信息的傳播如同滾雪球一般, 擴大了信息的傳播范圍。1.2.4新媒體的即時性新媒體的信息傳播具有明顯的即時性。傳統媒體信息的發布往往需要諸多環節, 這必然造成信息的滯后性。而新媒體則可以不受截稿或審稿等因素制約, 直接通過手機、電腦等智能終端進行“現場直播”或隨拍隨發, 實現無視時間限制、無視地域限制的“超時空”傳播。通過網絡對熱點事件尤其是突發自然災害、重大傷亡事故的報道, 比傳統媒體反應時間更短, 信息發布更加迅速, 事件全過程可以快速傳遍全社會, 人們可以第一時間了解事件的最新情況。(王赫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