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卜留克情懷

王琦
2025-06-19
5226

鐘壽軍

      卜留克學名為?蕪菁甘藍?,其俄語音譯名“卜留克”,是味道鮮美之意,六十年前從蘇聯引入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別看它表皮粗糲、色澤黯淡,扁圓的身形毫無美感,卻是地區獨有的風味,承載著厚重的歲月故事和熾熱的地域情懷。

       林區的冬天寒冷又漫長,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除了土豆、大頭菜,餐桌上的常客便是卜留克咸菜了。每次餐前,母親都要從屋角那口碩大的缸里撈出一塊腌制成微紅色的卜留克咸菜,草草地切成手指粗細,端上餐桌。我們喝著玉米面糊,啃著玉米面餅子,就著酸脆爽口的卜留克咸菜條,吃得津津有味。偶爾父親心情舒暢,又苦于沒有下酒菜,他就將卜留克咸菜切成細細的絲,拌上蒜末,再淋上金貴的香油。一小碟香油點染的卜留克絲,猛烈沖擊著我們的味蕾——清脆、爽嫩、鮮香,個中滋味無以言表,如果再配上一碗小米粥和一個凈面饅頭,便是清風徐來的恬淡時光。那年月,這般精心調制的卜留克咸菜,儼然成了“宮廷玉宴”,一年難得吃上幾回。若有孩子去城鎮求學或者在外地工作,父母都要用豆油炒卜留克絲咸菜,加入辣椒粉裝進玻璃瓶,給孩子帶上。這瓶承載著溫情的咸菜,總能在異鄉餐桌上化作最親切的滋味。

      卜留克渾身都是寶。摘下來的秧苗是豬和雞的美食。間卜留克秧苗的日子,恰逢林區青黃不接的時節。那時林場沒有賣青菜的,條件稍好的人家,會將卜留克櫻子焯水后剁碎,拌上豆油和豬油渣蒸包子,味道鮮美無比。有一次,剛剛懷孕的齊嬸去董獸醫家串門,正趕上他家的包子出鍋,第一次聽說卜留克櫻子竟能包包子,齊嬸倍感新奇,目光始終盯著那籠包子,揣摩著它的滋味。熱心的董嬸塞給她一個熱氣騰騰的包子,齊嬸也沒客氣,接過來就大快朵頤。回家后,她回味無窮地向齊叔夸贊包子的美味。齊叔立即發面,到地里扯了一大把卜留克櫻子如法炮制,誰知,齊嬸只嘗了一口就哭了,她覺得齊叔做的包子遠不如董獸醫家的好吃。這件事被有心人聽去,瞬間當做奇聞傳遍林場。此后,許多人家紛紛嘗試著包卜留克櫻子餡包子,漸漸演變成沿襲至今的特色美食。如今,我那年邁的父母,每逢間下卜留克秧苗來,總要用它蒸一回包子,重溫那份獨特的鮮美。我想,這不僅是味蕾的惦念,更是深植心底的情懷。

       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日益活躍,南方的蔬菜也在林區超市頻頻亮相,但人們對卜留克始終舊情難忘。昔日難登大雅之堂的卜留克,如今依然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在東北,信步走進一家飯店,服務員在端茶倒水之余,總會端上一碟卜留克咸菜;自選小拌菜展示臺上,也少不了卜留克咸菜的身影。客人隨手夾上一筷送入嘴中,咸香脆爽中透著獨特風味,既解膩又開胃。許多東北餐館,更是推出了卜留克菜團子、牛肉卜留克餡包子、豬肉卜留克餡餃子、卜留克干咸菜等特色美食。一些超市,則將整塊卜留克咸菜塑封出售,甚至通過快遞站點將其寄往天南地北,讓這份北國風味香飄四方。

      常言道,味覺承載著記憶。人們對卜留克的眷戀,恰似一縷鄉愁,一份深沉的情感寄托。金燦燦的卜留克啊!你讓漂泊的游子無論身處何方,都能感受到家鄉的氣息,都能尋得那份心靈歸屬,如同家鄉裊裊升起的炊煙,永遠繚繞在心頭。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