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海濤
每天忙得暈頭轉向,突然想起這些天除了用筆記本查資料,用手機看新聞,刷抖音,好像很長時間沒看家里的電視了,電視簡直就成了擺設。思及此,我趕緊打開電視,搜索了一個老電影《少林寺》 ,電影畫面極具年代感,瞬間令我想起了兒時在林場看露天電影的場景。
上世紀80年代,林業工人和家屬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十分貧乏。那時候主要是以木材大會戰為主,沒有電也沒有報刊,更沒有什么娛樂活動,林業工人的生活極其枯燥,最多的娛樂項目就是晚飯后拉拉家常,或是在閑暇時玩玩撲克。林場人玩撲克得贏點啥的,四個人買一條劣質香煙,兩人一伙,贏的兩人各得五盒香煙,輸贏不要緊,場面很招笑。人們弄四個小木墩擺在房檐底下當板凳,然后拿來一個鐵質的大洗衣盆倒扣在四人中間,手里的撲克摔在洗衣盆上“咣咣”作響,引得眾人圍觀,有時候因為對方偷牌或者出假牌爭得面紅耳赤,但每日樂此不疲。
如果小鎮派來放映員播放電影,這消息就像長了翅膀,瞬間傳遍整個林場。串門的人也不串門了,打撲克的人也不打了,林場的男女老少都樂開了花,歡呼雀躍,奔走相告。人們早早地去占地兒,用小板凳或者馬扎占據“有利地形”,只等電影播放。
放映員在我們小孩子的心目中就是“神”,他首先調試放映機,也不知道調試的程序有多復雜,反正得調試好長時間。我們眼巴巴地看著他不緊不慢地鼓搗著放映機,男人們則扯著脖子喊“快點兒、快點兒……”只見他不緊不慢地將投射的光放在熒幕中間,兩個輪盤“咔噠噠、咔噠噠”地轉著,一束強光從人們的頭頂跨越而過,逐漸擴散放大到熒幕上形成了一個畫面。大家一聲歡呼“開演了、開演了……”偌大的場子便瞬間安靜了下來。
開始放映后,人們跟隨電影情節,或驚呼、或同情、或悲憤,或吶喊,特別是在放映恐怖片的時候,有些調皮的青年男子還會搞怪地驚呼,嚇得很多女孩子趕緊用雙手把眼睛捂起來,一些青年男子則朝著年輕姑娘起哄似地吹口哨,小孩子跑來竄去,尖叫聲、嬉戲聲、口哨聲、哄鬧聲連成一片,好不熱鬧。
有時候越到精彩的時候,放映機就越出故障,不是畫面瞬間消失,就是機器突然斷電,這時人們紛紛把目光投向放映員,而放映員還是那樣沉穩,不緊不慢地鼓搗半天才讓電影重新播放,在人們或是贊揚或是謾罵聲中,電影繼續開演。
電影結束后,人們轟地一下散開,各種聲音飄蕩在露天電影上空,有召喚爸爸媽媽的,有召喚閨女兒子的,人們胡亂地應答,更有嬉戲打鬧推搡者,也有鬼哭狼嚎者,熱鬧異常,這又讓年輕的姑娘和孩子想起了電影中的恐怖場面,嚇得結伴而逃,笑聲罵聲哭聲讓整個放映場地熱鬧嘈雜。等到人們回到家中,偌大的林場才恢復了寂靜。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人們一直期盼著那個放映員再次到來,人與人見面都互問:“啥時候再來放電影?。?rdquo;心情焦灼又期待。現在的電影看起來總感覺沒有以前的好看了,也可能是沒有以前那種看電影的感覺了。露天電影作為那時候娛樂和文化的傳播媒介,曾經占據了林區人生活的重要位置?!兑粋€人的電影》中有這樣一句話,“一個時代結束了,混雜在其中的歷史記憶、文化氛圍和生活氣息亦隨之變得僵滯而呆頓。不管什么人的童年都是神圣的,但我們已不能返回。”
再見了,逝去的青春!再見了,那年那月的露天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