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劉利 徐懷玉
一年又一年輪回著不同的夏季,興安河谷之夏總是充滿個性的斑斕和張揚,相似之處,總要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內涵,不同的關于夏的體驗。
夏日,在這個寬闊的河谷之中,舒展出豐厚、多彩和怡人的舒爽,能夠讓生命更加茂盛和茁壯。不信!你瞧一瞧,兒時的山是歡快的天地,到了中年,倍覺山是那么的納懷與大氣。半個多世紀,林區人從未走出大山,情在山里,境在山里,而且生活得“靠山吃山”,也許,這就是人生不同階段,有著不一樣的感懷和夢想。
在夏日里,溪河九曲,如絲如帶,環抱大山。是因為水性,蘊含以“無形”,定格了生命之源,一直低調地存在,憑借水滴穿石的韌性,虛懷納物的大氣,遇阻改道的活性,一心奔流入海的執著,足以表達了我們眼里的水,絕不是孩提時的有關水的概念。
每每帶著一份愉悅的心情,閑步于曠郊野外,賞花香似潮的濃郁,月白清風的激情,一彎下弦月,待到月滿之時,履歷了歲月的蹉跎,融入了興安河谷的變幻風云。高天藍藍,白云悠悠,林海濤濤,組合一個浩蕩的世界。尤其是河谷的夜晚,河溪依然潺潺歡歌,野鳥競息聲,曠遠一片幽靜。唯有星光在閃爍,還有陪伴那條幾千年的銀河,橫亙在暗藍的天空中。月夜里,曉風伴月,清光搖綠柳,變幻著一個季節的色彩和風光。鳥瞰著河谷之夜的深沉、寧靜和致遠,讓人心潮澎湃。正是一年恰好處,這兒山美、水美、花美,人也更美。一切宛如人生的夏季時光,爛漫多彩,景致爽朗迷人,充滿成熟而又豐厚。
這片河谷,如果沒有風,就少了靈性;如果沒有藍天、白云、紅月亮,就難以形成興安獨有的風景線。這山水之間,是人們寓意了于景于情的精神和思想,托物涵志,讓自然容納生活,讓生活飽含大自然的道化,讓人生運作變幻的世事。其實,那山不光是山,水不光是水,夜是自然的,又是人生的,竟是風物萬種。人們的思想在穿越時空之時,于是有了創新和創造,然后去改變生活,影響世界。有人常言:“風光不與四時同”。不同的時間、地點之中,在于事、于物、于人之間,凸顯了更大更多的不一樣的感念,也表達了人在旅途和自然之間的一次擁抱、升華和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