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木格
有一句話叫做“好吃莫過餃子”,一直覺得不是很理解,打心眼里覺得餃子就是一道普通的家常面食而已,在頭腦里有個刻板印象:家里逢年過節必定要上餐桌的食物,每次吃的時候覺得就像是交作業一樣機械化,吃藥一般下咽。甚至覺得餃子擺上餐桌,遠遠不如幾菜一湯在桌子上看起來養眼、有食欲。
餃子的制作過程屬實繁復:要把肉、菜洗干凈,還要剁陷、調制餡料的味,和面、搟皮,再把餃子包成各種形狀,看起來都覺得眼暈。有時我也會參與包餃子,但并不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
直到今年夏天的一個周末,家里人一起吃了頓“團圓水餃”。當晚好友聚會,竟然也是餃子局,第二天去朋友家串門,端上桌的,是蒸餃、水餃、煎餃、酸湯水餃……連續幾頓餃子吃下來,不禁開始思考它為什么這么膾炙人口。“做餃子是很麻煩,不過,吃到嘴里的時候,覺得一切都值了。別小看它,看起來普普通通,其實,它的營養是很豐富的,和一桌子菜比起來,可能看起來白花花的不那么好看,但它的營養一點也不亞于滿桌子菜,而且啊,還有助于消化和吸收。做餃子的每一個步驟,都承載著對于健康的美好期待呢!”閨蜜迪迪一邊搟著餃子皮一邊和我說。
原來如此,餃子還承載著期待和祝福。難怪東北人有“上車餃子”、“只要是任何節氣和值得慶祝的日子都吃餃子”的說法。
隨著餃子皮的一攤、一合、一立間,我明白了為什么大家喜歡餃子。其實不在于它是否為美味佳肴還是山珍海味,而在于分享這份喜悅和傳遞美好期待。在包餃子時,人們的心是熾熱的,吃餃子時,會從胃里一直暖到心尖??菰锏纳钜驗橛幸活w火熱的心,有一份愿意傾力付出的愛,會隨著升騰的熱氣化作靚麗的色彩,讓生活變得五彩斑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