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芬
為了讓我寫的《家書》圖文并茂,更具可讀性,年過半百的女兒嘗試著學畫畫。
女兒繪畫的基礎為零,上學時,在美術課上也沒學到什么,現在想重新拾起畫筆,我非常支持,對此,我拭目以待。
多少個周末,女兒到美術班旁聽,因為班里的學生大都是小學甚至是幼兒園的孩子,看著孩子們一筆一筆地學畫,她很是羨慕,因為每幅畫,她都無從下手,在觀看了幾次后,她懂得: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不實踐是沒有意義的,她暗下決心,必須動筆畫,可是畫筆似乎與她開玩笑,畫什么都不如意,真是畫了擦,擦了畫,鮮花畫成了丑泥巴。
難道自己不是這塊料?我鼓勵她說:功到自然成,只要認真畫,總有一天會畫出個樣子!
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女兒也有一股不服輸的精神,她謹記老師的教導,大膽嘗試,一遍遍練習,先練習畫花草,花草比較隨意、好掌控,一段時間后,花草畫得有模有樣了,百合花、梅花、菊花、玫瑰、牡丹爭奇斗艷地在她筆下綻放,畫紙上時常呈現色彩斑斕的花海。
接著,她又進軍動物畫,動物是有表情的,所以要畫出神采也不容易,尤其是家書插圖中有許多是兩代人之間的溝通,她希望通過動物之間的親昵來表達人與人之間的親情。通過反復的練習,終于將鹿、馬、牛、熊等親情圖插在了《家書》上,于是,各種可愛的小動物陶醉在書香中。
最后,女兒又主攻人物畫,人物畫應該是比較難的。開始時,她想畫個仙女,結果畫著畫著成了巫婆,神情、比例等都找不好,她不氣餒,參照書上的圖畫認真揣摩,循序漸進,不斷超越自我。正值她編輯的第三本《家書》問世,她便以簡筆卡通人物做插圖,一個個栩栩如生,那個穿著唐裝點爆竹的小男孩兒多喜慶,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多和諧,花仙子太美麗了……
在第四本《家書》誕生后,她插圖的技術已經運用自如、游刃有余了,幾本家書一個暑假就完成了插圖的任務。為了讓親人先睹為快,有時,她畫到后半夜,有時,累得眼花手麻,但樂此不疲。
女兒總說自己畫得太粗糙、不成樣,其實,我早就為女兒而自豪了。因為我知道這是孝心使然,她是為了讓我高興才這么努力,因為《家書》是我每天的精神食糧,看著文字傳遞出來的溫情,我心情舒暢,看著這圖畫呈現出的色彩,我內心歡喜,看著這一本本圖文并茂的《家書》,我分外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