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
年,又近了,想家的情緒隨著燈籠和彩燈的亮光變得更加清晰了。父親離開我們快二十年了,母親自己在家,總是惦記著。越臨近節日,就更是惦念得不行,年年如此,已成了心病。娶妻生子后更懂了那句“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的深刻含義。
去年在一起過年的時候,看到母親特別開心,幾乎把攢了半年的積蓄都花在了年貨上。一會問吃不吃雪糕,一會問吃不吃瓜子,原來那些“奢侈品”成了我們現在的日常所需,但在母親的生活里還是那樣簡樸和自然,她還是照例很早關燈,電視不會一直開著,洗衣服的水留著沖馬桶……
看著母親見到我們開心的樣子總想抽空陪陪她,但現在的我們又有多少時間回去看看呢。前幾日給母親打了個電話,母親叮囑我要注意身體,我也十分擔心在黑龍江的母親。我聽出了電話那端的思念,最后,母親說:“過年就別回來了。”我也哽咽著把到嘴邊的那句“不回去”咽了下去。母親沒有哭腔,可能這么多年經歷讓她無比堅強。她接著囑咐著:“咱不給國家添麻煩,過年你們就在家過,有空視個頻也能看見我孫子,挺好……”
可能像我這樣的人很多,想回家的人更多,但我覺得媽媽一定理解兒女的初衷。看到一句話寫得特別好“父母本是在世
佛,何須千里拜靈山”,平時多盡孝比啥都強,
等疫情好轉了,咱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