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斌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傳統的新春佳節即將到來,總有或多或少的感悟想要抒發。一年又一年,歲月悄悄滑過,生命點點流失。兒時,對于年,有著濃烈的向往。
早些年,每到年根,母親會帶我上街,為我置辦一身新衣裳,同時也會為家里買一些年貨。我記得那時候,母親喜歡吃椰子糖和大蝦酥。父親會帶我上街去買一些小孩子喜歡的煙花。每到此時,我都歡呼雀躍,放棄早晨睡懶覺的時間,一大早便蹦蹦跳跳與父親同行去集市。大年三十我們會去祖母家,一家十余口人,其樂融融。大人們忙著準備家宴,我便帶著堂弟堂妹去放煙花、吃涼粉、去綽爾河上拉爬犁。兒時的冬天,感覺不那么寒冷。
歲月流逝,我已人到中年。對于年,再無兒時那般期待。年年都唱《難忘今宵》,卻找不回兒時的心情,日子是可以重復的,時光卻不可以重來。
以前的年,孩童們嘰嘰喳喳地玩鬧,現在的年,孩童們都已長大,為了生計在外奔波;以前的年,家里大人們會坐在一起打牌娛樂,現在的年,人們會對著手機時而哭時而笑;以前的年,家住平房,會去老鄰居家里拜年,現在的年,家住樓房,人們選擇窩在家里,看著電視中的人們拜年。
以前,大家都問你什么時候回家過年呀?現在,大家都問你什么時候放假呀?年,相比以往,少了一些味道。逐漸感覺傳統意義上的“年味”正在被我們淡化,年,愈來愈淪為一個簡單的節日。
“年味”越來越淡,是對傳統的疏離和無奈,更是對歲月流逝的惆悵。過年變成對傳統儀式的簡單追隨,卻沒有了以往的期盼與快樂。老人們多是對往年的回憶,中年人多是相聚的欣喜和對未來的謀劃,孩童們多是對各種動漫和游戲的癡迷。
年,承載著太多對幸福、期盼、慶祝的情感。而如今,這些情感,正在被各種現代化的生活方式沖淡。我們,正在漸漸長大、變老,被生活裹挾著負重前行。
回憶深處的年,透露出平淡的溫馨,白酒一般醇厚綿長。不變的是,日出日落的四季,變了的是,華發早生的容顏。值得慶幸的是,每一個年,都根植在記憶中,從未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