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記憶中的老屋

王琦
2022-02-11
4516
       何康紅
       這幾天查找照片,無意中又翻出老屋的照片。照片中的老屋早已沒有了往日的光彩,那掉渣的墻面、斑駁的大門、零落的瓦片,讓它看起來像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由于屋脊下沉,老屋的門窗都歪斜著。整個房屋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高度落在胡同地平面下,每次進院,都要下三個臺階。
      這座老屋是公公婆婆年輕時住過的,是那個年代特有的板夾泥房。蓋這座房子時,他們的長子——我的愛人還沒有出生,所以老屋的年齡比我們夫妻的年齡還要大。老屋原來只有20平方米左右,后來隨著家里不斷添丁,公公婆婆又在西側的房山接出了10余平方米。我們定居老屋時女兒才幾個月大,后來,公公婆婆又在別處蓋了新房,這座老屋就成了我們的“窩”。
      老屋的墻體非常厚,但卻不保暖。幾十年的板夾泥房,中間的木材早已碳化,老屋能支撐到現在,除了仰仗房間磚體的間壁墻,就靠一年年堆起來的外墻泥了。因為每年房體都要下沉,墻體中有很多看見的和看不見的裂縫。冬日的夜晚,坐在窗前的沙發上,一會兒工夫就能明顯感覺到陣陣冷風吹過,所以沙發即使再舒服也沒人坐了。我們一家人只能蓋著被子圍坐在火炕上看電視。晚上還好,早起艱難。從被窩里出來,衣服是涼的,鞋子是冰的,還要下地去屋外倒臟水、爐灰,等點上爐子渾身上下都凍透了,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暖和過來。
       為了緩解燒材“危機”,林區人充分發揮聰明才智,把地窖改造成地火龍取暖。就是把原來的地窖四周砌上磚,打上煙道,地面再打上水泥,最后用鐵皮做成地窖蓋。取暖時就灌上鋸末子,鋸末雖然不易燃燒,但始終不滅的好處能保持室內溫度。雖然解決了平房燒火暖和,停火就冷的弊病,但缺點是不恒溫。而且,每次往里灌鋸末也是體力活。記得有一天愛人沒在家,到了灌鋸末的時候,我整整忙活了一個下午才灌好一窖。地火龍剛點燃的時候既不愿意著火,又冒黑煙,還得半敞著房門,每點一次火,真是累得要死,凍得要命。
       如果說取暖是生活需要,那么對于房間的修整則是精神需要了。老屋外面不可看,室內也好不到哪去。墻皮和棚頂,這掉一塊泥,那裂一道縫。地板中間都裂著大縫子,刷一次油漆不長時間就會脫落,水泥地的地面也是凹凸不平。生活條件好轉以后,我和愛人也想把老屋收拾一下,但是卻犯難,很怕這個老房子像多米諾骨牌,動一處而牽全身,產生連鎖反應,只好一次次把修房子的想法壓下。那時候,真的是做夢都在想,什么時候才能住上一間墻面平整、地板光潔,不用去外面倒臟水、上廁所的房子?
       2009年,終于等來了好消息。林區迎來了惠民的壯舉——棚戶區改造。一時間,選址、登記,建設如火如荼地進行……幾年之內,眾多的老舊房屋一片一片地消失,一棟棟樓房拔地而起。在林區工作生活了幾十年的人們,終于告別了低矮破舊的“板夾泥”,搬進了窗明幾凈的新樓房。從老屋搬出時,我特意拍了一些照片,以作留念。
       記得剛搬進樓房那會兒,我還有些“不適應”,就好像是到誰家做客似的,一直不敢相信從今往后這里就是自己的家了。
       而后,林區職工的工資漲了,日子也越過越紅火了。縱使在老屋生活的那段日子是那么的讓人記憶深刻,終生難忘,但那種生活終將遠去,我們有更多的理由相信以后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