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偶遇“知音”

凌鶴聞
2022-04-18
4691
o周玉芬
      人與人相識、相知是一種緣分,人與物亦然。我與《林海日報·生活周刊》結緣于2019年秋天,年近八旬的我從沒奢望能走近“她”,而且被“她”如此地厚愛。
      我是20世紀60年代的高中畢業生,大半輩子在林業一線工作。那時林區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都很艱苦,我積勞成疾,重病纏身,以至于現在生活難以自理,表達受到限制,但我仍擁有樂觀的心態、感恩的心情、不懈的追求和溝通的愿望。
      三年前的一個秋日,綽爾森工公司宣傳部的小何同志聽說了我撰寫家書的故事后,對我進行了采訪。幾天后,我看到我的照片及家庭事跡出現在帶著墨香的報紙上時,我的內心十分激動。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也能在權威的報紙上露臉,這真是令人難以置信!我滿眼的驚喜,這也點撥了我大女兒,“媽,你別只盯著《家書》這塊‘自留地’,我們還有報紙這片廣闊的天地,現在投稿也方便。”女兒開心地說。
      我心向往之,且手有“存貨”,當然操作還得需要女兒幫忙,一篇記錄我在火車上與一位胃病患者偶遇并相互幫助的故事由女兒傳給了編輯,沒多久就見報了。我大喜過望、喜形于色,細細地品味著。這篇稿件的標題由“旅途偶遇”改成了“暖暖旅途”,更加溫馨與貼切,正文的許多地方都更加精煉與生動了,我深深地感謝報社編輯們的辛勤付出,由這篇小散文開啟了我與《生活周刊》的緣分之門。
      就這樣,我像找到知心朋友一樣,向她述說著我曾經的過往,我深情地向她傾訴著我生命中的經歷、心態與現狀,樂此不疲。不久,我撰寫的《舞扇的故事》《不怨不艾,微笑向暖》《讀書寫作,快樂生活》相繼面世。臨近春節,我用文字抒發著對春節的理解,一篇《感謝春節》在《生活周刊》其中一個版面的頭條刊出,這是對我最好的鼓勵,堅定了我寫作的信心,也更堅定了我將心里話送給“知音”的信念。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我由衷地感謝共產黨的領導,大聲地“唱”出我心中的贊歌。于是《難忘兒時撿蟬蛻》《關于雞蛋的故事》《懷念奶奶》《眼福》《糖的故事》等內容在我的筆下噴涌而出,這是我奉獻給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一份禮物,代表我濃濃的心意。
      如今,我與我的老伴兒共同生活55年了,想到風風雨雨、艱難困苦中我與老伴兒相濡以沫,在我得了重病后,老伴兒不離不棄、悉心照顧,感動之余,我給形影不離的老伴兒寫了封信,這是我百余封家書中的一封,女兒將這封信添加了標題——《寫給老伴的悄悄話》投了出去,《生活周刊》也刊登出來。于我而言,她就像紅娘,傳遞著愛的信息;她更像知音,讓我把愛大聲說出來。
      女兒是我與《生活周刊》的聯絡員,沒有她的幫襯也就沒有我展示作品的機會。女兒知道我喜歡《生活周刊》,總是將發行的報紙收集好送給我。見到編輯用心修改后的作品與精心配發圖片的版面,我猶如見到了幕后辛勤勞作的知心朋友,是他們的修改、加工、潤色,成全了一位老人的夢想,讓一位老人的心聲得到回應。每當讀到其他文友的作品,又像結交了新朋友,從他們的作品中,我又汲取了力量,拓寬了視野與思路,《生活周刊》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的老年生活有盼頭,亦多了樂趣。
      與《生活周刊》這位朋友做知音是我今生的幸運,我會好好珍惜這份緣分,將更多的故事用文字講述出來,將生活中的真善美傳播出去。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