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潘志鵬
進入秋防期以來,阿里河森工公司通過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聯動,實現全方位、多維度發力,全力構筑森林防火安全屏障,預防和遏制森林火災發生。
強“人防”筑牢基礎防線
“阿01、阿01,我是388,天氣晴,一切正常。”
“阿01收到。”
每天早晨7點,丁子山瞭望塔夫妻瞭望員蘭鵬林、吳海芹開始上塔觀測,沿山脈的走勢,從不同高度、不同視角,仔細瞭望可視半徑10公里范圍內的林地,每半小時向公司森防指匯報情況。
“這里山連著山,邊界連著邊界,一旦發現火點,我們就使用羅盤儀、望遠鏡定位火點方位,所以熟悉掌握觀測區域內的地形地貌、溝系和道路走向非常重要。”蘭鵬林從事森林防滅火工作已有17年,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為了讓蘭鵬林安心工作,今年,妻子吳海芹陪著他當起了瞭望員,一起守護綠色林海。
應急事務中心黨總支書記趙宏介紹說:“目前,公司設有17座瞭望塔,39名瞭望員全天候堅守在塔上,確保發現火情早報告。公司撲火隊員全員待命、集中食宿、強化訓練,一旦發生火警火情,能夠應對及時、反應迅速、科學處置,為守護森林安全保駕護航。”
“您好,請掃描防火二維碼登記信息,嚴禁攜帶火種進山……”各個檢查站、管護站全天候對進山車輛、人員登記檢查,核實入山人員行動路線,嚴禁無證人員、車輛進山,做好入山警示提醒、宣傳教育等工作,從源頭上杜絕火災隱患。巡護人員緊盯重要路段和區域,制止野外違規用火行為。
強“物防”筑牢應急防線
在應急事務中心防火物資儲備庫,工作人員認真清點森林防滅火物資。
“主要檢查設備是否正常,給養是否充足,及時進行修理、維護、補充,確保給養齊全、設備良好,一旦發生森林火災,保證庫存物資在關鍵時刻能夠‘拿得出、用得上、撲得滅’。”應急事務中心保障組組長趙立金說。
公司堅持“預防在先、有備無患、結合實際”的原則,積極儲備森林防滅火物資和裝備,配備防火車輛93臺、風力滅火機260臺、油鋸45臺、割灌機40臺、二號工具290把、衛星電話56部、數字對講機106部、滅火彈1100余枚、高揚程水泵12臺、水帶1萬余米等防滅火設備。公司強化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改造防火道路網絡,補齊森林防火應急道路短板,科學實施防火隔離帶燒除、人工增雨作業,有效提升森林火災預防、保障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強“技防”筑牢預警防線
“公司為我們配備了奧維互動地圖地理信息軟件,可以通過手機隨時查看,一旦有火情發生,根據防火道路、河流、林相圖等因素制定最佳行進路線,能夠有效應對突發事件,快速到達指定地點。有了科技的助力,我們工作起來更有信心了。”說起運用奧維互動地圖帶來的便利,公司齊奇嶺經營管護中心主任李志強贊不絕口。
為實現森林防火信息化、可視化,公司構建集接報、調度、指揮為一體的森林防火預警監測系統,通過設立瞭望塔云臺攝像、卡點及重要路口智能監控,清晰掌握每個重點區域動態。加大無人機在森林防火巡護中的應用力度,與森林防火預警監測系統密切配合,實現森林防滅火立體化動態監測,確保一旦發生火情早發現、早處置,切實守護綠水青山“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