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報訊(通訊員胡瀚)近日,由森工集團起草編制的內蒙古自治區地方標準《大興安嶺林區白樺樹汁采集技術規程》經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批準,正式發布實施。
《大興安嶺林區白樺樹汁采集技術規程》適用于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白樺樹汁采集,明確了調查設計與報批、采前準備、采汁、運輸與儲存、生產檔案建立等要求,保障了白樺樹汁的品質與安全,避免了盲目采集和無序管理可能引發的生態破壞與資源浪費,有效保護白樺林資源,確保白樺樹汁采集各環節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促進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白樺樹汁資源可持續利用。
據了解,該標準由科技分公司(生態研究院)負責牽頭,烏爾旗漢、庫都爾、莫爾道嘎森工公司和林下產品公司共同參與完成編制。在編制過程中,相關專家、技術人員在多年調研、試驗、示范基礎上,參考相關專家學者文獻,深入研究白樺林的生態特征、樹液流動規律以及資源再生能力,秉持科學性、適用性與易操作性原則,開展數據調查、數據對比、成果分析與試驗驗證等工作,通過廣泛征求意見和專家評審論證等環節,最終形成內蒙古自治區地方標準《大興安嶺林區白樺樹汁采集技術規程》。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有白樺樹200多萬公頃,樺樹汁年儲量1.28億噸(60噸/公頃)。樺樹汁是從野生白樺樹干中滴取的無色透明液體,富含多種人體所需氨基酸及礦物質。《大興安嶺林區白樺樹汁采集技術規程》的推廣實施,將有利于森工集團開發白樺樹汁系列產品,豐富產品線,拓展市場空間,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推動白樺樹汁產業創新發展,為加快構建現代林業產業體系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