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其核心要義是學和做。學是前提,做是關鍵;學是基礎,做是目標。為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實現“學有示范、做有榜樣”,本報今日刊發此文章,旨在林區各單位部門結合實際工作,創新學習形式和載體,圍繞中心工作從嚴從實抓好學習教育,確保學習教育起步扎實開局良好。
“兩學一做”基礎在學,關鍵在做。也就是說學的怎么樣,要通過做來檢驗。黨員怎么做算合格,做什么算不合格?絕不是一句空話,是有依據和標準的。面對黨旗,我們都曾經莊嚴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短短80字其實已經告訴了答案。
黨員的首要義務是學習。學習好才能增強本領、提升素質,學習好才能服務好、才有可能創新,這也是黨章將學習作為黨員第一項義務的原因。黨章中不僅要求黨員要學習,而且規定了學習的內容,既要學習政策理論又要學習業務知識。很顯然,不參加各類學習或者對學習有抵觸的黨員一定是不合格黨員,不能按照中央要求主動學習、善于學習的人也不能說是合格黨員。
認真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并能夠在其中發揮帶頭、帶動和先鋒模范作用的是黨員義務的第二項要求,這項要求是黨的先鋒隊性質決定的。黨的先進性是通過千千萬萬黨員的行為體現出來的,不是靠喊口號實現的。如今,改革落實、民生工程、生態保護等重點工作同樣需要林區黨員率先垂范。此時如果哪位黨員仍然對改革政策和方案持觀望和懷疑態度、對抓落實有推脫或者不作為行為,無論他的學習筆記做的有多好,黨章記的有多牢,毫無疑問是違背黨章精神的。
利益面前如何取舍?如何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宗旨,這是衡量黨員是否合格的又一標準,“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貢獻”。黨章中關于如何處理利益問題講的非常具體,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不是否定個人利益,共產黨人也有追求個人利益的權利,但這種權利是受到約束的,是有邊界的。當國家的全局利益與林區的局部利益、林區的長遠利益與現實利益、職工群眾的利益和領導干部的個人利益發生矛盾時,如何處理是擺在每一名黨員干部面前的現實問題,也是檢驗我們是否為合格黨員的試金石。
黨員要講紀律、有團結意識。中國共產黨是擁有8700多萬名黨員的大黨,黨員來自各行各業,利益訴求不同,受教育程度有差別,如何保證一聲令下、步調一致,唯有靠紀律、靠團結。當下,林區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講團結、顧大局,講政治、守紀律。黨員在干事創業的時候難免會有失誤、會走彎路,但是,犯錯誤不可怕,因為中國共產黨有糾錯的武器——批評與自我批評。我們既然是黨員,就要善于運用這一武器,勇于批評和自我批評,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完善自己,修正錯誤,發揮好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密切聯系群眾,向群眾宣傳黨的主張,遇事同群眾商量,及時向黨反映群眾的意見和要求,維護群眾的正當利益。”這是黨的宗旨在黨員身上的具體體現。目前,“十個全覆蓋”工程已經進入到了攻堅階段,爭取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是做好下一步工作的關鍵所在。如何能將好的政策轉化為群眾的獲得感,如何能夠保質保量的完成自治區黨委的決策部署,正考驗著林區黨員的政策水平和擔當能力,也檢驗著林區“兩學一做”的具體成效。
在發展黨員以及評先選優的工作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有的同志工作干得不錯、業務能力也強,但是個人道德水平卻不敢恭維,“公共場所吆五喝六、吐痰吸煙;個人生活不檢點、作風有問題;家庭不和諧、夫妻吵架經常”等等。很多人覺得這些都是小節,只要不犯法便沒有大礙,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黨員不能夠把自己混同為一般群眾,群眾守法就可以了,黨員光守法不行,還要遵從黨章、不能夠違紀,關于這方面黨章中講的清清楚楚,“發揚社會主義新風尚,帶頭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所以,黨的基層組織一定要吃透黨章精神,用好黨章,把好入口關,將道德低下者擋在黨組織的大門之外,對組織中這樣的不合格黨員加強教育和管理。
目前,“兩學一做”已經在林區全面啟動,學與做的統一習近平總書記講得很明白,要突出問題導向,學要帶著問題學,做要針對問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