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換崗的日子,沙哥,快去看看,運修大隊的車來沒來?”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管護局白音哈達管護站的站員張永慶一邊收拾著行李,一邊對沙路君說。每逢換崗的日子,每個站的站員都會在房前或路口張望,當熟悉的車輛和面孔映入眼簾時,期盼、興奮之情躍然于臉上。管護局運修大隊的車輛被職工們親切地稱為“生命運輸車”。
“我們主要負責原始林區防火公路的養護、撲火后勤運輸及各站值班人員換站、給養補充運輸等工作。”運修大隊隊長畢巖松向記者介紹。“夏秋兩個季節,除了經常會遇到風折木橫在路中央,或是遇到兇猛野獸有些棘手,路況還算良好,開起車來比較順暢,只是春冬兩個季節,路面被冰雪覆蓋,異常難走。”
“你看,這是冬天的時候,我們的車陷到雪地里面的照片……”駕駛員曹文華拿出手機里存放的照片向記者介紹著。記者注意到,在一張照片里,地面和天空混為一體,白茫茫的一片,一輛橙色的“戰旗“車深陷在雪地里,皚皚白雪將車輪緊緊“鎖住”,只能等待救援。曹文華說:“冬季是駕駛員開車最遭罪的季節,大雪封山,路途遙遠,每次換站都要起早貪黑,爬冰臥雪。有時候上山的路被大雪覆蓋,我們和上山倒班的站員要用鐵鍬把厚厚的積雪清理出一條可行的通道,這一清理就是幾公里甚至十幾公里。如果遇到路上有冰包,大家要在冰包上刨出兩道車轍溝才能通行,有時一刨就是幾個小時。尤其是微波站都在海拔最高的山上,風大雪大,林子里面多一些小氣候,有時候其他地方晴天,這里都在下雪,每次下車清雪,凜冽的寒風一下子就把大家的衣服吹透了,就連衣服兜里都灌滿了積雪,連風帶雪吹在臉上,化成水順著臉往下流淌,時間長了就會凝結成冰狀。”
王世臣告訴記者,有時候趕上雪大陷車,他們一邊清理車輛前后的積雪,一邊人力推著車輛前行,雪落在褲腿和鞋上融化了,風一吹就凍上了,反反復復,褲子凍得越來越“結實”,行走都很困難。
在運修大隊當駕駛員不光要有不畏艱難的奉獻精神,也要有敢闖、敢拼的膽量。北部原始林區內共有5座微波站,每座微波站都建在山頂,每年春季,山下的冰雪基本都已融化,但是通往微波站路上的積雪卻有2米高,并且山頂溫度極低,山頂幾乎沒有樹木。“山下到山頂的路十分陡峭,往下看一眼都覺得很害怕。”駕駛員劉強說。無數次登頂的險路,一次次考驗著駕駛員的膽量和心態。
盡管近幾年,路況較比前些年好了很多,但在春季,通往微波站的路還是不好走。無論多么艱難,運修大隊的車輛依舊穿梭在原始林海崎嶇的山路上,為保護這片林海而奔忙著…… (米何妙子 張超 張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