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綽爾林業局工會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將社會閑置資源利用起來,通過互聯網搭建起對困難職工精準幫扶的愛心橋梁,根據困難戶具體情況實施扶貧救助,將關懷精準地送到每一位困難職工手中。
他們將符合要求的485戶困難職工檔案分成十分困難、困難和一般困難A、B、C三個困難等級,并張榜公布分類情況,做到每個困難職工對自己的分類心中有數。根據困難等級發放幫扶資金,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最需要的困難職工手中。
今年春節剛過,他們就入戶走訪A類困難職工,詢問每位困難戶需要捐助的意向,并將困難職工需求的服裝、閑置家電、閑置醫療輔助設備等一一登記,讓困難戶不僅感覺到捐助中的愛心,還感受到尊重。他們在林業局網站、林業局微信平臺設立了“愛心橋幫扶平臺”,上傳困難職工的需求信息,方便職工根據困難職工需求認捐服裝和閑置電器。每個月按照走訪和捐助的情況,及時更新互聯網平臺的信息,同時建立了捐助臺賬。
工會還為困難職工尋找脫貧致富門路。他們聽說伊敏有個采摘園種葡萄效果很好,工會主席就帶領苗圃負責人和苗圃工作人員、困難職工到采摘園考察學習。在得到技術支持的同時,工會為苗圃困難職工劉淑琴購買回來2000株葡萄苗,并無償提供了兩架塑料大棚。同時,他們還定期邀請技術人員前來指導栽培技術。如今,兩架大棚的2000株苗木均已落地成活,劉淑琴已經掌握了春夏的葡萄栽培技術,葡萄明年即可掛果。
防火防汛處困難職工張佩軍的妻子在家開辦小商店維持生活,由于缺少流動資金,每月效益不到1000元。工會借款給張佩軍2萬元,幫他開了一家小超市,張佩軍夫婦的收入明顯增加。(內蒙古林業工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