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貼的宣傳畫就是好,不僅好看,還很管用,我家的孩子吃飯很少剩飯了,說叫什么……。”
“她王姨,那叫光盤行動,提倡節儉吃飯不要剩飯菜。我家的小明也很進步,他像似明白了畫上‘心地潔凈’的意思,現在很少聽見說臟話了,孩子們真的一天天長大啦。”這是近日筆者來到內蒙古大興安嶺綽源林業局蘇格河林場六趟房居民區聽到的群眾的一段對話。
為了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職工群眾日常生活,今年以來,綽源林業局文明委把城鎮、林場環境建設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結合,以春雨細無聲的滋潤引領價值導向,在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的新風尚。由黨委宣傳部和文明辦組織的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在局址、蘇格河、育林林場新建的磚房和維修改造的舊磚房墻體上設計創作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雪弗板雕刻畫和宣傳詞,粘貼了以“鳴奏勤儉曲、人生步步高”、“向勤向善,富貴吉祥”、‘為人當做君子,一生不畏苦寒’等圖案的雪弗板浮雕畫50余幅,在林場主街道光明街北側、成棟磚房前的新板杖子上粘貼了鑲嵌扇子型、中國結型等圖案造型的雕刻畫,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底蘊,廣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制作剛開始就吸引來大人、孩子前來圍觀,議論笑語聲傳遞到街巷深處。
“這些娃兒很有創意,每幅畫都色彩艷麗,人物傳神,花草充滿生機,了不起!”
“可不是,每天進進出出看上一眼心里就舒坦,腳步也走的穩了,得感謝這些志愿者,讓林場有文化味,人人都受到了熏陶,家家都不亂潑臟水了,戶戶生活垃圾都倒在指定的垃圾箱里……。”羅大爺和張大媽又攀談起來。
“禮本非一時一世而成,積久復習,漸次修整,而后臻于大備。”綽源林業局黨委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底蘊,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耕于人居環境沃土,在精神文明建設上添磚加瓦,積沙成塔,打造出一道道靚麗的風景。 包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