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嘎仙小區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泥濘的道路變成水泥路,垃圾場變成文化娛樂廣場,居民房改建成一棟棟小別墅,便民超市、衛生服務站、文化活動室一應俱全,我們終于過上了城市般的生活。”提起“十個全覆蓋”工程,嘎仙小區住戶金桂華樂得合不上嘴。“是啊,我們住在這樣的環境里,真是太幸福了!”老百姓們連連稱贊,喜悅和自豪寫在每個人的臉上。
“十個全覆蓋”工程實施以來,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阿里河林業局打造森林文化、生態旅游區,重點把阿南林場嘎仙小區、紅星、奎源林場打造成幸福亮麗的新家園。在嘎仙小區規劃設計上,體現鄂倫春民族文化,房屋建筑體現“斜仁柱”圓錐形特征風格,房蓋采用多層架結構,中間山型象征著峰巒疊嶂的大興安嶺。房屋立面上,設計鹿角圖案和鄂倫春卷云紋飾,主體顏色接近自然,具有獨特的審美韻味。居民區休閑娛樂廣場采用日月星及飛禽的構圖造型,修建以“斜仁柱”為中心小區地標,周邊打造榛子采摘園、綠樹花海休憩園、農田觀賞園,并設有北斗七星狀曲折環繞的木棧道、觀景亭、游玩臺,一座座新居依山傍水,活脫脫一個世外桃源。
“以前,我們嘎仙小區的居民有個頭痛腦熱,都得到旗里買藥看病。現在好啦,家門口就有衛生站,看病太方便了。”“我哥哥是聾啞人,以前居住在近5平方米的板夾泥窩棚,工程建設后,林業局讓他搬到新改建的40平方米的新居,還為他添置了家具和生活用品。如今,家里家外環境變好了,困擾我心頭的難事,林業局替我解決了,我從心里感謝共產黨和林業局!”王美林激動地說。
輕風拂過美麗的嘎仙,蔚藍的天空下,一條條整潔的新街道,一排排美麗的新院落,一張張熱情洋溢的笑臉,是“十個全覆蓋”工程開啟了老百姓幸福的生活……(欒維敬 高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