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大興安嶺烏爾旗漢林業局經過專業昆蟲飼養員堅持不懈地精心飼養,成功獲取豹燈蛾生活史標本。
2016年5月23日,烏爾旗漢林業局森防專業技術人員在佰拉圖生態功能區14林班進行林業有害生物普查野外調查時,發現有很多毛茸茸的不知名幼蟲在草叢中隨處爬行,為弄清這些蟲子是哪種蛾蝶的幼蟲,技術人員小心翼翼的將每頭蟲子收集到采集盒中,將這些漂亮的蟲子帶回飼養房進行飼養。
他們安排專業昆蟲飼養員采取個體飼養和群體飼養的方式,將一條條幼蟲、雜草分別放入養蟲盒,貼上標簽,作好記錄。由于不了解這種幼蟲的寄主植物種類,開始的時候飼養員就到野外采集各種新鮮雜草、柳樹葉、楊樹葉等植物分別放入養蟲盒中,并對它們的取食情況進行細致的觀察,第二天飼養員在給蟲子換食時,發現養蟲盒中的車前草、蒲公英、柳樹葉3種植物有不同程度的缺口,且柳樹葉的缺口最多、最大。從此,昆蟲飼養員就每天早上都采集新鮮的柳樹葉定期給蟲子換食,并天天記錄每只蟲子的發育變化情況。
經過2個月的飼養, 目前他們成功獲得了翅面上帶豹點的成蟲——豹燈蛾,并制成動物標本。在飼養過程中,他們還獲得了豹燈蛾幼蟲寄生蜂的蛹、成蟲—毛蟲絨繭蜂和寄生蠅的蛹、成蟲及豹燈蛾的蛹、卵,共制作了豹燈蛾生活史標本3套。(蘇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