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實施“十個全覆蓋”工程以來,內蒙古大興安嶺綽源林業局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同時,本著厲行節減、能省則省、杜絕浪費的原則,在施工過程中對建筑材料采取節約用料、變廢為寶、材盡其用的辦法,達到降低成本、減支增效的目的。
節約用料、提高質量。在蘇格河林場人畜分離牛棚建設施工中,他們摒棄用圓桿搭建的辦法,用圓盤鋸把圓桿從正中間沖成兩半,平面朝外再用彩鋼鐵皮釘在最外層進行加固,不僅節約了二分之一的用料還保證了牛棚的牢固性和外觀平整,牛棚最里層的襯板采用的是板皮和毛邊板搭配建設的辦法,既做到了節約用料,又起到了防止家畜把彩鋼鐵皮踢得凹凸不平的作用。
廢物利用、變廢為寶。在蘇格河“十個全覆蓋”工程中,建筑原材料大多是3米長的木桿,而在搭建倉房、耳房、門斗等建設中,用的柱角有的是2.5米長、有的是2米長,就產生了0.5米和1米長的剩余木料。他們經過計算后,把稍粗的剩余木料從中間沖開,由職工自行設計、自行制作成花盆。還把在施工中剩余的彩鋼瓦,切割長、寬統一標準,然后制做成大小、樣式統一的花盆,用做林場綠化、美化環境。
分類管理、材盡其用。他們把甩出來的節子桿進行再加工利用,選拔出具備加工木材技術的職工,把節子桿進行加工,然后按照四面見線、一面見線的標準進行分類,把四面見線的板子用做夾杖子的板、一面見線的板皮用做牛棚最里層的襯板。他們根據4米長的節子桿大頭斷面與小頭斷面圍徑差大的特點,在木桿中間鋸斷,挑選出原木加工成規格是10厘米見方的方子,稍粗的木桿加工成四面見線的柱角用于搭建倉房、耳房、門斗及架設塑封鐵網圍欄的柱角,扒下的板皮用于搭建牛棚的襯板,細的木桿加工成花盆。
通過以上精細化管理舉措,蘇格河林場“十個全覆蓋”工程既保證了工程質量,同時又降低了工程成本,達到了建筑材料利用價值最大化的目標,解決了預算資金缺口問題,使林業局細實為事的工作精神處處得到體現。(陳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