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今年暖和不……?”“管道維修好了,暖氣摸著都燙手。”每年進入供暖期,家中供暖情況成為老百姓們茶余飯后的話題。與往年不同的是,在國有林區改革過程中,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兩供一業”(供水、供熱、物業)職能已經移交,屬地牙克石市、根河市、鄂倫春自治旗、額爾古納市政府分別注冊成立了公共事業管理國有獨資公司,專項承接林區“兩供一業”職能。
說起“冷”,最有發言權的要屬以金河靜嶺為軸心的金河、阿龍山、滿歸、得耳布爾、莫爾道嘎等環“冷極圈”近5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區域。“兩供一業”職能移交后,針對居民家中供熱是否有影響、職工收入是否有變化等一系列問題,記者來到滿歸、金河、莫爾道嘎等地一探究竟。
被譽為“中國第二北極村”的滿歸,進入11月份以來,氣溫直線下降。11月21日,記者來到退休職工李自學的家中,他笑呵呵地指著墻上的溫度計說:“9月12日注的水,9月15日暖氣已經供熱了,現在屋里特暖和,你看有20多攝氏度呢,今年冬天一點都不冷。”
走進根河市滿歸大林公共事業管理有限公司,大門右側的嶄新牌匾十分醒目。公司經理王建增介紹,今冬滿歸地區供熱面積新增2萬平方米,為保證新建工程的正常供熱,公司利用夏季2個月的時間鋪設管道,增加換熱站。同時,針對部分老舊樓區冬季暖氣不熱、地下管網老化等問題,進行了為期一個半月的管網改造,對7棟老樓區進行了改造,解決了遺留多年的供熱穩定性不好的問題。
“嗚……嗚……”,在根河市金河大林公共事業有限公司的鍋爐房內,2臺小型裝載機正在為鍋爐投放燃料,4臺鍋爐24小時不停的運轉著,“這是我們今年修建的新鍋爐,現在已經進入到收尾階段了,很快就可以投入使用了。”根河市金河大林公共事業有限公司副主任王西海指著新鍋爐笑著說。
“‘熱’”才是硬道理,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一天燒4遍,老百姓家里一定是熱乎乎的。”公司經理朱乃榮樂呵呵地說,前兩天金河鎮停電了,為了保證居民用水情況,他們特意從海拉爾租來6臺發電機,及時有效地緩解了以往一停電就停水的狀況。今年,他們還將樓區內以及一網二網的閥門整體進行更換,并增加了補償器。更換給排水站的管道,確保百姓喝上放心水。
11月25日,記者來到居住在莫爾道嘎鎮獅園小區9號樓的徐國忠老人家。這一天室外溫度已達到零下36攝氏度,可是徐國忠老人家的溫度計卻顯示著23攝氏度的熱度,今年80歲的徐國忠、李淑蓮老兩口正在屋里擺弄著窗臺上的幾盆花,君子蘭、芙蓉在暖洋洋的室內開得爭相斗艷。“屋里可暖和了,晚上睡覺都蓋不住厚被子。”說起供暖,徐國忠老人樂得合不攏嘴。
額爾古納市林合熱力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董軍告訴記者,劃轉以后,職工們依舊從事著原崗位的工作,工作職能未變,工資也未減少,職工情緒較穩定,大家都相信以后的待遇一定會越來越好。
“以前歸屬林業局的時候供暖就挺好的,現在雖然劃轉了,必須跟以前一樣。”董軍堅定地說。(米何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