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三、民用建筑設計
1952年,森鐵測量隊中安排了2至3名技術人員,隨隊設計森鐵沿線的小車站。
1953年,由程鑫源、滿都拉、陳景端三人共同承擔設計完成伊爾施一大黑溝森鐵沿線磚木結構的小火車站,寫下林業設計院民用建筑設計的第一頁。這年下半年,在烏爾旗漢老局改造中,設計了烏爾旗漢作業所,系磚木結構的平房辦公室,這是第一次設計比較大型的建筑。隨后又設計了圖里河林業局辦公室,是當時規模最大的磚木結構工程。
1955年,設計公司組建起了工廠設計室。由此,林業設計院民用建筑設計開始向規模化發展。1956年初,承擔了庫都爾和伊圖里河兩個林業局的辦公室設計,民用建筑大規模設計能力得到提高。下半年,工程技術人員引進新技術,研究改進新設計,開始向樓房設計發展。第一個設計項目是設計院二層高的辦公樓房,通過引進和改造,順利完成設計任務。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接受了林管局北樓辦公樓設計任務。同時研究設計了林區第一個森工俱樂部,并第一次采用了水泥砂漿抹面技術。
1957年上半年,先后設計了牙克石七道街二層高的蘇聯專家樓、林管局南三樓、設計院二號辦公樓、建工局辦公樓以及林管局、設計院、建工局磚木結構平房住宅區。這年下半年,承擔了牙克石林業中心醫院的設計任務。工程技術人員到區外醫療衛生單位參觀考察,收集大量資料,結合林區高寒的特點,高質量地完成了林業中心醫院的設計任務,填補了醫院設計的空白,為林區各局醫院的設計打下了基礎。
1961年初,工民建設計室接受牙克石林業賓館的設計任務。這項設計的投資和規模,是當時林區的最大項目。要求設計新穎,技術質量高。設計人員查閱、走訪了國內比較先進的建筑設計,經過精心研討,于1961年末圓滿完成設計任務。這項設計至今仍不顯落后。
1962年,設計阿龍山林業局第一個二層樓房的林業局辦公樓。
1963年,承擔了牙克石林業第一中學校舍的設計任務。這所大于林業賓館設計規模的設計項目,笫一次采用彩色水泥砂漿抹面,第一次設計四層樓房,使林業一中校舍成為當時林區和呼盟地區最壯觀的中學建筑。
1964年以后,設計院先后對克一河、阿里河、根河等林業局辦公室進行板夾泥改造成磚瓦結構的設計。1974年,結合高寒地區的特點,工民建設計室的工程技術人員對室內采光和保溫進行了新的探討與研究。認定在高寒地區不適于設計厚度為37厘米墻身和小窗戶,全面采用50厘米墻身和大窗戶的設計方案,這樣有利于保暖和依靠陽光提高室內溫度。取暖采用了氣改水的設計。這些研究成果,為改善高寒地區的居住環境,提供了有價值的參數,被林區和呼盟地區廣為采用。1975年,在對莫爾道嘎林業局辦公樓改造中采取了厚墻身、寬玻璃窗的設計,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1977年,工民建設計室承擔林業干部學校的設計,并注重了結構和造型。隨后,又承擔了林業公安處5層樓房的設計。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