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四、工程與水文地質勘察
1958年初,設計院派出6名年輕技術人員到石家莊地質隊學習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技術。同年秋,設計院成立地質隊,第一次接受管理局下達的開發安格林的勘探任務。
隊員們從圖里河林業局出發,在沒有公路和交通工具的條件下,把僅有的2臺鉆機拆開,牽著馬馱子,背著行李,日夜兼程,趕往幾百公里以外的安格林。20多天后到達作業點。在安格林鉆探工作屮,由于鉆機性能不能滿足技術要求,全隊十幾人用鍬、鎬進行挖坑取樣,挖10米的地質坑要用2至3天的時間。共完成了300多米的工程地質任務,為地質勘察鉆探積累了經驗。
1959年,地質隊接受阿里河林業局木材綜合加工廠的工程地質勘察任務。他們采用人工挖掘的辦法 完成了100多米的工程地質取樣。為滿足質量要求,在外業期間對土樣進行篩分,水樣派隊員背回牙克石有關單位進行化驗,滿足建設單位的質量數據要求。
1960年4月,設計院從沈陽調入2名地質化驗專業技術員,組成了地質化驗室。又從自治區水文地質隊調入6名機長,組成地質室。下半年,承擔了滿歸林業局木材綜合加工廣廠址工程地質的勘察任務,共完成工程地質勘察92.21米。
1961年,伊圖里河機械大修廠的工程地質勘察和水文地質普查任務交給了林業設計院地質隊。地質隊第一次承擔水文地質普查任務。在工程技術人員沒有經驗的情況下,他們翻書查資料,手工計算,自力更生,獨立完成了500多米的水文地質普查任務。這項任務的完成,使地質專業水文普查的技術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1962年,地質隊由一個隊擴大成兩個隊,機械設備進行了更新換代,接受伊圖里河林業局飲水工程的水文地質勘察。第一次鉆出了133.12米的深水井。改變了林業局職工群眾長年冬天刨冰化水、夏天擔河水吃的狀況。同時使地質隊鉆探技術突破了百米鉆探的大關。下半年他們又承擔了牙克石機械廠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鉆探任務。通過實踐,工程技術人員掌握了地質專業技術知識,鉆工們的熟練操作使地質隊具備了承擔大型任務的能力。牙克石林業機械廠工程地質任務,僅用1個多月的時間就交付了所有的鉆探資料。在這一年里,同完成了阿龍山、阿里河、滿歸、根河、甘河等林業局的部分工程地質鉆探任務。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