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報融媒體報道組記者 趙興祖 唐永朋
當秋風掠過阿里河國家森林公園的茫茫山林,不同的樹種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好似一幅迷人壯觀的油畫。
9月4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邀請11家中央媒體記者組成的“電信普遍服務中央媒體內蒙古大興安嶺行”調研采訪團,第一站走進阿里河國家森林公園,探尋電信普遍服務對林區旅游發展帶來的巨大變化。
“這次‘電信普遍服務中央媒體內蒙古大興安嶺行’首選在內蒙古,是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兩會期間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指示批示精神,通過調研采訪,我們看到森工集團和電信企業通力協作,形成了創新且富有成效的合作模式,順利推進電信普遍服務項目建設,提升了林區職工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國家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副處長陸洋說。此次媒體記者深入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親身感受林區職工在筑牢北疆生態安全屏障中,發揚“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看到電信普遍服務基站開通后,為林區森林防滅火、生態保護、旅游發展以及日常工作和生活帶來的變化,他們將把所見所聞所感書寫成一篇篇稿件,講好林區故事。
“2021年林區電信普遍服務工作,經過1年的建設,現已陸續進入尾聲,目前已協助運營商完成基站主設備安裝101個點位,我們正在進行電源配套、光板等建設,力爭在9月末將121個基站全部開通并投入使用,滿足職工群眾的網絡需求。”在阿里河國家森林公園相思谷景區入口處,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信息中心主任秦志疆向采訪團介紹了林區電信普遍服務項目相關情況。
在阿里河國家森林公園內,調研采訪團不顧旅途勞頓,一路走、一路拍,采一路、寫一路,用手中的相機和筆,記錄森林管護員、旅游從業者、信息中心工作人員工作情況。
“2021年,在林區電信普遍服務項目建設中,我們在相思谷景區東側的奎源瞭望塔上,建立一座信號發射基站,現在信號范圍已經輻射整個景區內,在景區的任何角落,游客們都可以接打電話和網絡互動。”阿里河森工公司信息中心主任成金森向采訪團介紹旅游景區的通信覆蓋情況。
“電信普遍服務為旅游業發展帶來了哪些變化?”“游客的反響怎么樣?”“網絡覆蓋對發展智慧旅游有怎樣促進作用?”面對記者們的提問,阿里河森工公司旅游公司總經理溫軍逐一進行了解答。
阿里河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2486公頃,集中連片的純原始生態林占43%,被授予“中國最美自駕游旅游目的地”“中國最具特色生態旅游目的地”“中國最佳養生休閑旅游目的地”等稱號。森林公園由相思谷、仙子湖、伊勒呼里山阿里河源頭、窟窿山四部分組成。森林公園生態優良,生物資源豐富,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到這里觀光旅游,但這里因沒有網絡信號,也給游人帶來了一定的不便。
“網絡覆蓋加深了游客的體驗度,他們可以隨時用快手、抖音、微信把這里的美景傳播到網絡平臺,給游客帶來優質游玩體驗的同時,進一步助力景區推介,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溫軍表示,他們通過測試,景區的網絡速度已經達到了慢直播的標準,對今后旅游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