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在中國古詩詞的海洋里愛情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從最初的邂逅相遇,再到怦然心動,隨即墜入愛情的美酒當中,醉得稀里糊涂。只屬于兩個人的世界,你想我念,淡淡的情愁不知該如何抹去,亦不知該如何忘卻。繞來繞去,卻也只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美麗的邂逅早在千年前的先秦時期便已開始,詩經的國風部分當中有一篇《國風·鄭風·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誏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韍韍。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偕臧。說的就是有一位美麗的姑娘,眉目流盼傳情,有緣今日相遇,令我一見傾心。詩的背景在田野郊外,草蔓露濃,象征著男女相遇時的情深意濃。自然情景交融,人不期而遇,情也就不期而至。
到了詩詞巔峰的唐宋時期,其中關于愛情的邂逅更是美到了極致。唐代詩人崔護的《題都城南莊》寫道:“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去年佇立在桃樹下脈脈含情的少女,如今卻不知在何處,依舊含笑的桃花只能引動詩人對往事的回憶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依舊”二字,正是含有詩人無限的惆悵。
被譽為“詞中之龍”的宋代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寫下的“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更是被無數人熟知傳誦至今。詞中描寫在好女如云之中尋覓一位立于燈火闌珊處的孤高女子,構思精妙,含蓄婉轉,令人余味無窮。而和辛棄疾并稱為“濟南二安”的易安居士李清照,更是以女人的視角寫出了完美詮釋出她心中最美的邂逅,“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 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當時李清照十八歲,其夫趙明誠第一次去她家作客,她躲在門后偷看趙明誠。于是便有了這篇描寫情竇初開,春心萌動,相思難以按耐的經典詞作《點絳唇》。而這首《點絳唇》也和趙明誠一起,開啟了李清照一生愛情與詞作的傳奇。□于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