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清晨,睜開惺忪朦朧的眼睛,起身想看看外面的雪景,卻被一簾布景的圖畫遮擋著視線。
仔細一看才發現,這眼前的布景,是寒霜印在玻璃窗上的一幅幅“風景畫”。有的像慢慢綻開的菊花;有的像伸展著、彎曲著的柳葉; 有的像旺盛生長著的小草; 有的像飄浮在天空中的一片白云; 有的像連綿起伏的山巒……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讓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最美好的風景往往就在自己身邊,只是自己沒有注意罷了。就這樣,我被美麗的霜花深深的吸引住了,趴在窗臺上盯著它看,思緒就慢慢飄到了兒時。
記得小時候,到了冬天,早上起床時窗戶上都是滿滿的霜花,千姿百態。小孩的好奇心總是那么強,當時總是拉著媽媽的手問媽媽這是什么,媽媽就耐心的講解霜花是怎樣形成的。原來,霜花是因為室內外溫度差異大而形成的。冬天,內蒙古大興安嶺的天氣很冷,而屋子里卻很暖和,玻璃的溫度比較低,與空氣之間有一個溫度差,暖空氣里的水分與冷的玻璃相接觸就會冷卻結成晶體,所以形成霜花。因為當時年紀小,所以也就一知半解,聽不太懂,但是這卻不妨礙我對它的好奇和喜愛。手指輕輕的伸到霜花上,涼涼的,手指拿開,手上沾滿了水,霜花卻被我破壞掉了。從此以后我就再也不會拿手去觸碰霜花,可能也是害怕弄壞了這幅大自然的“奇妙畫卷”吧。
小學三年級時,父母帶我搬到了山東,連大雪都沒見過幾場,那時才知道霜花是北方地區的“特產”,關于霜花的記憶也就慢慢地拋在了腦后。畢業后,我義無反顧地回到了林區工作,回到了這個生我養我、記憶深處最思念的地方。兒時的記憶許許多多都已模糊,很多地方都已變化,但當我真實地站在這片興安大地上時,看到家鄉翻天覆地的改變,心情是無比的激動與幸福。
太陽慢慢升起,霜花慢慢地在眼前消失,思緒也慢慢地被拉了回來,看著窗戶上的小水珠,心情失落的同時,也充滿著希望,因為明天還可以再見面。
霜花,來時無聲無息,去時卻留下一片思念。年復一年,逢冬便來,變換不同的容顏,以它那神奇異常的獨特風姿,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初堯
林海日報社主辦林海日報國內統一刊號:CN15-0074林海日報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