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家鄉(xiāng)的冬天是雪的世界。雖然是寒冷的,也是讓人歡喜的。閉目想象置身于那無垠、空曠寧靜的世界,煩躁的心就坦然安靜下來。
于是,我們閨蜜三人,決定去南山白樺林景區(qū)看看這么讓人喜愛的雪。
景區(qū)沒有了春夏之季的碧綠,沒有了盛秋之時的絢爛,也沒有了擁擠和喧鬧。白雪覆蓋下的亭臺樓閣、小橋回廊,只剩下了寧靜。旅游季節(jié)持票而進的電動伸縮門敞開著,往日人流涌動的登山棧道空無一人,積雪覆蓋其上,潔白甚至閃亮。
閨蜜舟兒是個詩人,還是個登山行家,一年四季,經(jīng)常野外旅行。英子因工作繁忙,雖然身在山下不足十里,今天是第一次來登北山。冬日的白樺林,寂靜,空曠。林間積雪一尺多厚,那些白樺雖沒有了綠色的葉子,然而它的樹冠枝條被白雪纏繞,樹干潔白,排排挺立,置身其中,如在銀色世界里穿行。
英子驚呼:“姐姐快來看!這是什么腳印?”近前看時,平滑的棧道上有兩行小動物的腳印。大的似小狗的腳印,那些小的腳印不足兩三厘米。是小兔子奔跑留下的?但又不像,兔子的腳印應該比這要大一點。請教舟兒,舟兒也不得其解。
三人拾階而上,那兩行美麗的小腳印給我們開路,不知不覺中上到了山頂,山頂有個三原色的漂亮涼亭。純木搭建。涼亭的八角頂蓋是暗紅色的鐵皮瓦,柱腳、圍欄和橫梁漆成朱紅、深綠和湛藍,大約有十多米高。英子率先沿著窄小的樓梯爬上亭頂,站在亭子頂端,放眼望去,千山萬壑盡收眼底,看那遠處的家鄉(xiāng)小鎮(zhèn)炊煙繚繞,正值夕陽西下,山坡上樹梢鎏金,原野銀白,遠處濕地一叢叢一片片紅毛柳和不知名的灌木在夕陽下呈暗紅色,這不是一副絕妙的“古代中國水墨畫”嗎?
我望著遠山,不由自主一聲長嘯!嗨———嗨———嗨……舟兒和英子也呼喊回應,一時間山野回鳴,頓覺心胸與胸懷也如這無垠的山川和曠野一樣開闊豁達起來。山頂緩坡上有兩棵一般高大的落葉松,它們相依相伴,樹枝相互纏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同在風霜雨雪中成長,我叫它們姊妹樹。
下了亭子,在山的另一邊沿著曲折的棧道下山。聽舟兒說這個木板釘制的兩米寬棧道總周長一點七公里,林子里的積雪有一尺多厚,棧道上的雪只有不到兩厘米,是因為景區(qū)的員工時常辛勤打掃的緣故。
下山的路上沒有了小動物的腳印,我有點失落。不知道他們跑到哪里去了?嗨!腳印!舟兒又像發(fā)現(xiàn)新大陸般驚喜!那一串小腳印更小,是一個個小小的個字。想來是小喜鵲或者是更小的什么小鳥覓食留下的吧。光滑的棧道還有一些不成型的印兒,我想了半天,知道是樹上積雪掉落的,也不說破,走到她倆前面的一棵樹下,等她倆走到過來,搖動樹干,一些小塊的積雪掉落在她倆身上,惹得三人哈哈大笑。
舟兒提議,找塊平滑的地方把我們?nèi)齻€的腳印也留在雪地上。一路說笑下山,戀戀不舍的過了吊橋,當然沒有忘記把覆蓋著白雪的大雁河留在鏡頭下。
樹向天際水墨深,風過山頭近黃昏。莫愁前路無人踏,雪后自有萬物痕。舟兒的這首詩詮釋了我們此次登山的感受。
家鄉(xiāng)的冬季真美,白樺林中的無垠雪景像畫一般迷人! □君秀
林海日報社主辦林海日報國內(nèi)統(tǒng)一刊號:CN15-0074林海日報官方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