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多姿多彩的夏天,最喜歡看簌簌下落的雨滴,聽颯颯的雨聲,流連在曼妙的詩詞王國里,著實有一番意蘊。
雨天,最適合約上好友,或閑情敘話,或煮茶烹茗,窗外細雨綿綿,屋內友情升騰。宋代詩人趙師秀在《約客》一詩中寫道:“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短短的四行詩句,讓人讀后,情不自禁地感到詩人的一點點的失落。蒙蒙的煙雨、長滿青草的池塘、聒噪不已的蛙鳴,此刻不正是邀請好友相聚的好時節嗎?邀約已發,可友人的身影遲遲未能出現,詩人只能在油燈下孤獨地敲著棋子,那種惆悵與煩躁不經意間已躍然紙上。
夏天的雨有時是個急性子,在你猝不及防之時,便一股腦地傾瀉出來。一代大文豪蘇軾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寫道:“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黑云如打翻的黑墨水,白雨似跳動的珠子,新奇而大膽的想象,只能出自他的手。此時,詩人處于醉酒的狀態,而望湖樓外天氣變化多端的特點卻被他敏銳地捕捉住了,隨筆揮灑,信手拈來,且不著任何痕跡,他的深厚的文學功底讓人欽佩不已。其實,夏天的雨,很多時候都是這個樣子,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如俠士,在飄忽不定中,盡顯神奇與變化。
借物抒懷是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常用的寫作手法,夏天的雨當然也會被發揮應有的作用。我不由的想到了晚唐著名詩人許渾的《咸陽城東樓》:“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其中頷聯最為有名,“山雨欲來風滿樓。”想必學過語文的人都應該耳熟能詳。那時的大唐江山已如一個垂暮的老人奄奄一息,當詩人登上了高高的咸陽西樓,心中的憂愁便如外面的雨水滔滔不絕。閣樓內外、心境與暴雨已融為一體。其實,歷史的演進,王朝的更替,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就是在這夏天的雨中,蒹葭蒼蒼、楊柳堆煙、山雨欲來……詩人情不能已,內心的情感便噴薄而出。
在夏雨中,品讀著韻味流長的詩詞,體會到不一般的感受。這感受也正如這綿綿不斷的夏雨,在心中氤氳散去。 □裴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