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老趙在哈達嶺防火望站工作,占地利之便,不但認識許多鳥兒,其生活習性也能說得頭頭是道,然而他對這只鳥兒、這只須臾不離身的鳥兒,卻始終不知其學名,當地人管它叫三道門子,他也叫它三道門子。
三道門子麻雀大小,因腦袋上有三道黑杠而得名,全身灰褐色,翅膀上有幾根白色的羽毛,在森林里常常成群結隊飛來飛去,天冷后到南方過冬。
這只小鳥羽翼未豐時就被老趙從樹下發現飼養。老趙養鳥不用鳥籠,而是放在宿舍里讓它自由溜達。宿舍不大,磚瓦結構,內外兩間,外間做飯,里間睡覺。老趙一進屋來,這只鳥兒就迎上來,老趙故意不讓它看見手里的食物,它卻猜個八九不離十。老趙往里屋走,它就跟向里屋,老趙往外屋走,它也跟向外屋。來回兩三次,老趙才把食物拿出來,捏著螞蚱的一條腿晃動,把鳥兒饞得又是叫喚又是扇翅膀,到它會飛的時候就能一下子飛起來搶走。
望員保護森林責任重大,負責觀察這九嶺十八坡有沒有起火點,按時向森林防火指揮部匯報,有事報事、無事報平安,整天面對大山,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比較寂寞。有了這只三道門子,無疑給老趙的生活增添了作料。
隨著三道門子翅膀變硬,老趙改變喂養方式,向上飛拋食物,每次只喂三粒東西。他調教鳥兒由易到難,開始在室內,把食物向上拋半尺、一尺,繼而二尺、三尺;后來挪到室外,拋擲兩三米高,它都能撲棱棱飛起來叼住。
當地電視臺聞訊趕來,錄制現場是在防火望臺的露天樓梯旁。當時這只鳥兒站在老趙的肩膀上,老趙登一個臺階,鳥兒身子就晃動一下,待登上第72個臺階,老趙停了下來。他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小瓶,倒出一只綠色的小螞蚱,向空中拋去,這只鳥兒一張翅膀追了上去,一口銜住。此時,另一只螞蚱也已脫手,且迅速下滑,這只鳥兒急忙一個回旋,螞蚱又成它果腹之物。接著,老趙順勢一揚手,第三粒食物高高拋起,這只鳥兒卻不直接去追,而是以十幾米的半徑盤旋一周,嘰嘰幾聲,然后一個海底撈月,準確地把食物叼住飛起。等到這三粒食物吃完,這只鳥兒高興起來,啾啾啾啾吐出一串串音符,在空中繞場三匝進行謝幕。在場的人全都屏住呼吸,只見那尾靈羽在天空劃來劃去,翅膀扇動空氣的聲音清晰可聞。
秋風起,樹葉開始變換色彩。老趙意識到鳥兒要飛走了,打開氣窗任其出入,終于有一天,它消失在森林深處。
但愿明年這只鳥兒還能與老趙重續前緣。
□苑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