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吳芙蓉
陰歷三月過后,電視上、手機里,萬千春意接踵而至,南方的城市一片花海,綠意盎然。而我生活的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小鎮還是灰蒙蒙的一片,經常伴著春天特有的號啕大風和漫天春雪。可你細細觀察就會發現,春天的步履,雖然慢了點,但是興安大地的春意,眼瞅著一點點展現出來……
立春過后,最先捎來春意的是風兒。春風乍暖還寒,少了冬日的凌厲和透肌透骨的寒冷。但也沒有“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溫暖。大興安嶺的春風是急躁的、高調的,騎著戰車擂著戰鼓呼嘯而來,它火急火燎地開啟了“新春旅行”模式,把春天的消息,告訴沿途的每一株植物。用它漸漸溫暖的雙手一遍遍地撫慰每一寸土地,梳理大樹的枝條。
眼瞅著,千山萬嶺的樹木的枝條變得輕盈柔韌,芽苞鼓脹。最先熱情迎接春風的是紅毛柳,它們自顧自地在路邊、河邊集合隊伍,有的站成方隊;有的站成縱隊;有的則凌亂不成形地站成一片一片的,在春風里似摩肩接踵歡呼的人群。春風過后,紅毛柳們個個披上紅紅的外衣,遠遠望去,絳紅色的隊伍籠罩著一團團、一層層如煙似霧般地白色霧靄。樹兒、草兒,此時探頭探腦互相通報春訊,在回暖的大地上蠢蠢欲動、蓄勢待發。
“一聲霹靂醒蛇蟲,幾陣瀟瀟染紫紅。”驚蟄過后,萬千沉睡的生靈似乎都被喚醒,它們睜開惺忪的雙眼,不約而同地向著太陽舒展著沉睡一冬的筋骨,搖頭晃腦迎接春的到來。
眼瞅著,覆蓋大地的積雪收起了冷峻堅硬的表情,在陽光下,美麗的容顏漸漸消失。潰散崩離,融入大地。今年春季,春雨比往年早早降臨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淅淅瀝瀝潤物細無聲地滋潤著大地。可冬天似乎不愿離去。春雨終究敵不過寒潮的侵襲,一次次地由雨變成雪。碩大的雪花漫天飛舞,掛在樹上、落在房頂,世界白茫茫的一片,猶如走進了玉樹瓊花的童話世界。仿佛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說的不是塞外八月,而是大興安嶺的春天。可這的確是大興安嶺春天特有的景色呢。
眼瞅著,千山萬壑溝溝坎坎的積雪在陽光的照耀下融化成條條溪流,沿著山間一路走一路歡歌,滋養著沿途的每一株植物、每一寸土地。千萬條水線匯聚到一條河里。于是,一河桃花水在林中歡快地奔流,沖刷撞擊著岸邊沉睡河冰。在桃花水的千呼萬喚下,沉睡一冬的堅硬冰塊,似乎聽到了春的呼喚,身體酥松,變成一觸即潰的模樣。河水醒來了,漸漸變得明亮清澈。成群結隊的野鴨子在河流中追逐嬉戲,它們撲棱棱的,時而飛起時而飛落到水面上。有的用扁扁的嘴巴梳理羽毛;有的一個猛子扎到水里,不見了蹤影;有的撲騰翅膀,攪動河水掀起一波一波的水花。當你悄悄地走進它們,在金色陽光輝映下野鴨頭頂的羽毛泛著熒熒金綠色的光芒,好看極了。“春江水暖鴨先知”,大興安嶺的綠頭鴨在冰雪未完全消融的河水里攪起一波波漣漪。春意在河面上一圈圈向著岸邊蕩漾開來……
眼瞅著,遠山近樹似綠非綠,草色遙看近卻無。可當你走進山里,卻發現落葉松的樹叢里映山紅的枯枝上排滿了米粒大小的芽苞。在層層疊疊花萼的包裹下,小花苞像母親腹中安靜酣睡的嬰兒,還沒睜開烏溜溜的黑眼睛看這美麗的世界,就把一串串“春意”排滿映山紅的枝頭。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一場春雪如約而至。大山陽坡的樹叢中一兩朵爭俏的映山紅開出零星粉淡的花朵,薄如蟬翼的葉片春風中微微顫動。毫不懂得憐香惜玉的春雪隨性而來,爭春的花兒啊,在春雪和寒風的洗禮中依然頑強地綻放。粉嫩的花朵與晶瑩的雪花相映成趣———即融未融的雪花好似晶瑩的露珠點綴在花瓣上,枝干
上覆蓋著輕盈的白雪,讓人不禁心生憐惜。“雪里已知春信至。杜鵑點綴瓊枝膩。”春歸有信,春歸有聲,春歸有影。大興安嶺的春意是別致的,是獨樹一幟的。春的腳步不緊不慢,就在你在等春盼春心焦之時,它卻正在你眼前展現著一場聲勢浩大的春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