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沈立婷
王維有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讓華夏兒女知道有一種果實叫做紅豆,寓意著愛情的忠貞不渝。其實內蒙古大興安嶺的山坡、林下也生長著一種紅色的果實,它的外形小小的、圓圓的、紅紅的,被當地的人們稱為紅豆。同時,這里的紅豆產量頗豐,因此這個地方又被人們稱為紅豆小鎮。
小鎮位于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麓西北坡,位于中國地圖最北端,名為滿歸鎮。這里沒有工廠,裊裊的炊煙在人們逐漸南遷中由群舞變成了獨舞;這里沒有肯德基,年輕人想吃炸雞的愿望和想離開這里的渴望同比增長;這里沒有夜店,子時的街道和酣睡的居民讓滿是星星的夜晚格外寧靜。漫長的冬季在與春天反復拉扯中,讓人略有焦躁,卻因看到厚積的白雪想到“瑞雪兆豐年”而平復了心情。
這里的“豐”,指的自然就是紅豆的豐收。紅豆在《中國植物志》上名字叫作越桔,是一種四季常青的小灌木。每年秋季它們就如同紅地毯般鋪滿了整個山坡。成串的紅色果實半掩在深綠色的葉子里。像一雙雙眼睛一樣,好奇地打量著這個世界。相較于喜歡陰涼的杜鵑,它更喜歡陽光的照耀;相較于喜歡烈日的百合,它更喜歡樹梢的陰涼。就是這樣一個沒有杜鵑浪漫,沒有百合艷麗的小小紅豆,卻以超多的結實量,填充了小鎮上人們的錢包,滿足了人們的口欲,成為當地人們的最愛,并賦予這個鎮區嶄新的名字———紅豆小鎮。
紅豆具有豐富的顏色和口感,從綠色、紅色到紫紅色,從酸澀、微酸和酸甜,當漿汁蓄滿腔室的那一刻,它的營養達到了頂峰。除了抗氧化的花青素、酚類,它還富有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有機酸和參與生物體免疫調節的多糖類。同時,它也成為懷孕的準媽媽最想念的味道。
在林區生活了一輩子的人,都知道自己采集的“老窩子”(所謂“老窩子”就是紅豆集中連片結實量超多的地方)。三五成群的漢子們騎著心愛的摩托車,在茫茫林海中一面享受著自由暢行的快感,一面思忖著自己的“老窩子”有沒有被別人“捷足先登”。到了地方,眼見滿地紅彤彤的果實,漢子們立刻以雙膝跪地的姿勢進行采集,都說男兒身下有黃金,他們想以這種方式,表達對大自然恩賜的感激。那一刻,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動畫卷被生動演繹。
紅豆的市場價值不容小覷,一桶下來雖換不來百元大鈔,也能有個八九十元的收入,所以這既是一場無本生意,更是速度上的比拼。當附近被采集得差不多了,他們會越走越遠,整個采秋季,只要不是雨天,漢子們幾乎都“長”在山上。上萬元的額外收入,滿足的不僅僅是財富上的自由,更是身為林區人靠山吃山的“傲嬌”。
當地的女人們最擅長的是將紅豆熬成果醬或是泡成果酒。準備好日常所用的電飯鍋,將新鮮采集下來的紅豆倒進鍋里,不加一滴水,只需要幾塊冰糖,就開始熬煮。打開鍋蓋熬上2個小時,將紅豆中的水分全部蒸發出去,果皮和果肉完成被煮成膏體,就算完成了90%,剩下的10%就是在果醬完全冷卻后加入蜂蜜,讓果醬的口感更加香甜,顏色更加明亮,然后裝進小瓶子里,放在陰涼處吃上兩年都不會變質。
很多離開林區的人,最想念的就是紅豆酸甜的味道,想念上山采摘的快感,想念小鎮的寧靜。
如今的紅豆小鎮,儼然已經成為通過黑龍江省漠河市的交通驛站。夏季,如織的游客看到紅豆小鎮廣場、紅豆房車露營車基地、紅豆林宿,忍不住都要問上一句這里為什么叫紅豆小鎮?這里的人們就會耐心地告訴他們:“我們這里有一種野果叫作紅豆,它是來自北緯52°的稀有珍品,它比南國紅豆更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