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報通訊員 查蘇娜
金秋時節,豐收的氣息漫溢在牙克石的街頭巷尾。清晨的薄霧還未散盡,筆者穿梭于牙克石市各大菜市場,只見商家和農戶的攤位上,果蔬、山珍已擺放整齊——既有田間地頭剛摘下的新鮮時蔬,也有來自深山里的“自然饋贈”,吆喝聲、砍價聲此起彼伏,熙熙攘攘、人頭攢動,構成了一幅秋日豐收盛景。
時令蔬菜:從“田間地頭”直抵“餐桌灶臺”
“這小白菜是今早剛從園子里拔的,你看這根須還帶著土,炒著吃最鮮。”9月20日早7點,牙克石市光明路菜市場,一位攤主的攤位前圍滿了顧客,她手里拿著一把翠綠的小白菜,嗓門洪亮地介紹著。攤位上,茄子紫得發亮、辣椒紅得耀眼……全是“新鮮出爐”的應季蔬菜。
“我賣菜十幾年了,以前顧客總問‘是不是本地菜’,現在不用問,大家一看品相就知道。”攤主一邊給顧客稱菜,一邊笑著說。她的貨源都來自牙克石市周邊村子的蔬菜種植戶,每天天不亮,種植戶就將蔬菜送來,新鮮得很,購買的回頭客特別多。
筆者在菜市場外見到了一位蔬菜種植戶李大爺,他騎著三輪車,車斗里裝滿了剛采摘的豆角和黃瓜。他說:“咱種的菜不打農藥,用的都是自家漚的有機肥,以前種的菜只能自己吃或在村口賣,現在送到菜市場,半天就能賣完,一年能多賺兩三萬,比出去打工安穩多了。”
李大爺說,今年雨水充沛,收成比往年好。很多種植戶們天剛蒙蒙亮就忙碌起來,一部分送到菜市場的固定攤位,剩下的就在市場支個小攤自己賣;離市區遠些的種植戶,還會提前聯系市里的飯店,凌晨3點就載著剛摘的小白菜、青椒出發,趕在飯店備菜前送到后廚。“很多飯店老板就認咱這‘土味兒’,說客人吃得出這股地里的鮮勁兒,回頭客多著呢。”
如今,牙克石市周邊的農戶們靠著種植本地蔬菜,不僅填滿了市民的“菜籃子”,還找到了增收的好路子,讓“家門口的新鮮”成了菜市場的常態。
與此同時,牙克石市批發市場部分蔬菜商家進購了大批白菜、大蔥、胡蘿卜、黃瓜等,為市民冬儲做足準備。
今年56歲的郭女士,每年秋收都要囤上不少菜,今年也不例外。她說:“每年立秋前后,都會買上二三十斤白菜、一麻袋胡蘿卜,還有十多斤青蘿卜,白菜一部分腌成酸菜,一部分切成絲曬成干菜;胡蘿卜泡在醬油里做成醬菜,或是和蘋果一起煮成罐頭;青蘿卜則腌成咸菜,冬天燉肉時放點酸菜,或者用醬蘿卜配粥,比買的咸菜香多了,家里人都愛吃。”
林區山珍:從“深山菌菇”變身“美味佳肴”
9月21日,筆者剛走到批發市場,一股濃郁的菌香就撲面而來。一個個攤位上,路基蘑、黃油蘑、松茸蘑被裝在竹籃里,曬干的蘑菇則用透明袋封好,擺得整整齊齊。
“這些都是跑山人凌晨剛從山上采的,新鮮得很。”攤主捧起一把黃油蘑介紹說:“林區的山好水好,長出的蘑菇肉質厚、味道鮮,本地人愛買,外地游客也喜歡帶點回去。”
攤主口中的“跑山人”,就包括一位60歲的老者。“我采蘑菇有20多年了,每年9月到10月,天不亮就上山,中午背著滿筐的蘑菇下山。”老者坐在攤位旁的小馬扎凳上,手里拿著剛采的蘑菇,眼神里滿是對山林的熟悉。
除了鮮蘑菇,不少攤位上還有曬干的蘑菇干、菌湯包。“鮮蘑菇不好帶,曬干了方便保存,泡發后燉肉、炒菜都香。”攤主說,每到旅游季,這些干貨就成了“搶手貨”,不少游客一次買好幾袋,想把林區的鮮味兒帶回家。
山野鮮果:從“林間野果”到“舌尖饋贈”
“嘗嘗這藍莓,剛從山上摘的,顆顆飽滿,甜里帶點微酸,特別解膩。”一位攤主熱情地遞來一顆深紫色的藍莓邀請筆者品嘗,果皮上的白霜還清晰可見。他的攤位上,新鮮藍莓裝在盒里,旁邊擺著橙黃透亮的沙棘果、通紅小巧的山丁子,再配上藍莓干、沙棘原漿、山丁子果醬和瓶裝藍莓汁,紅紫橙黃交織,格外惹眼。
“這些果子有野生的,也有林下種植的。”攤主隨手拿起一盒新鮮藍莓,“每年7月末到10月初是藍莓成熟季,9月,沙棘、山丁子就會掛滿枝頭了。我每天都會收種植戶從山上或種植園里采來的鮮果。”
說起銷量,攤主打開了話匣子:“新鮮的野果最好賣,早上剛擺出來,一上午就能賣20多盒藍莓、10多斤沙棘果;剩下的我就做成果醬或曬干,去年光藍莓制品就賣了300多份,沙棘原漿因為能泡水喝,銷量能翻一倍。”
“現在咱牙克石的野果和野果果汁深受大家喜愛。”攤主拿起一瓶沙棘原漿晃了晃,瓶中果肉清晰可見,他說:“這是本地企業加工的果汁,還有那邊的山丁子罐頭,用的都是咱這兒的優質果子,沒加多余添加劑,外地游客來了都愛買,說是要帶回去給家人嘗嘗‘牙克石的味道’。”
據了解,牙克石市依托林區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藍莓、沙棘、山丁子等山野鮮果的種植與加工產業,已有多家企業推出藍莓果干、沙棘汁、山丁子蜜餞等數十種產品,不僅讓“林間野果”走出了大山,還帶動了周邊村民參與采摘、種植,讓藍莓的“紫”、沙棘的“橙”、山丁子的“紅”,變成村民增收的“金”,成為當地特色產業的一張亮眼名片。
金秋迎豐收,眾人樂開顏。從田間的本地鮮蔬,到深山里的菌菇、林間的野果,牙克石市菜市場藏著城市的煙火氣與特色味。這里的每一份食材,都帶著土地的滋養與山林的饋贈,也藏著人們對生活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