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近日,中通、韻達接連宣布快遞漲價。有人覺得,這是雙“十一”快遞公司搞的“突襲”,接下來可能還有一波快遞公司要漲價,那么,這是不是意味著以后寄快遞要多掏錢了呢?記者實地采訪了我市多家快遞公司。
呼倫貝爾市多家快遞網點均表示暫未接到漲價通知
10月27日,記者來到海拉爾一家中通快遞網點,這里有四五個快遞員,正將一袋袋的快件進行分揀裝車,“這是今天的第二車快遞了,送完就下班。”一名中通的工作人員說,他們每天收發有二三百件快遞。
“聽說你們送快件要漲價了?”記者詢問道,一名快遞員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擺擺手,“漲價?我們沒有收到公司的通知。”周圍幾個快遞員都笑了起來,七嘴八舌地聊起來,“要漲,也是漲我們的面單費、掃描費,也不會去漲客戶的錢。”“哎!錢是越來越難賺了。”“再漲,我們就沒飯吃了。”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資深快遞員說,“加盟的快遞網點價格調整,是總公司來調控的,控制的就是面單費、中轉費、掃描費一類的。這些成本增加,網點的利潤就薄了,快遞員沒飯吃,那就只能漲快遞價格,但至于漲不漲價,漲多少,網點可以自行決定的。”
同樣,在一家韻達快遞網點,工作人員給出的答復也是還未接到公司的通知。那么其他快遞公司有沒有什么動向呢?順豐速運的網點工作人員明確表示“不會漲價。”另外,天天快遞呼倫貝爾分公司的快遞員工也表示,沒有接到公司漲價的通知。
紙箱成本“瘋狂”上漲 不少快遞員跳槽去送外賣
中通、韻達宣布快遞漲價,根據其對外公布的內容來看,受運輸、人工、原材料成本增加等原因影響,才對價格進行上調。那么,真的如他們所說的嗎?
“我們網點只有5名快遞員,現在都招不到人,接下來‘雙11’估計夠嗆。”在中通工作近兩年的一個工作人員說,他們每天工作時間,是從早上8時到晚上7時,幾乎沒有休息,好點每個月能賺到五六千元,少一點就只能拿到三四千元。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收一個快件,可以賺到一毛兩分錢,送一個快遞,每個可以拿到一元錢,但還要除去投遞費用,到手也只有六七毛錢。該工作人員說,他身邊送快遞的朋友,不少已經跳槽去送外賣了,一單外賣送到的提成在四五元錢,一天下來賺的比我們要多得多。
除了人工成本高,原材料價格也在上漲,尤其是紙箱。紙箱的價格漲幅70%-80%,廢紙箱收購價大漲。“別看這不起眼的小小紙箱,漲得很厲害,我們一般都不給客戶提供紙箱,除非特殊要求,也要收取一定的費用的,在6元以內,看紙箱大小。”中通工作人員說。
同樣,在順豐速運紙箱也是收費的,但是它有更明確的規格和價格。不同尺寸的紙箱收取相應的費用,從1元至6元不等。
業務量與收入不成正比 快遞行業處于畸形發展
對于中通、韻達前后宣布漲價,快遞行業內的專家怎么看?
有業內專家表示,快遞競爭壓力大,雖然快件不斷上漲,但是加盟網點、一線快遞員的營收普遍偏低,幾乎低于平均的營收水平,影響了整個市場的正常運行。加盟網點、快遞員賺不到錢,就頻頻出現關閉、跳槽的局面,漲價本身也是被現實環境倒逼出來的結果。
業內專家認為,寄快遞漲了,錢多掏了,但是這錢不是進了某一個人的口袋,而是作為快遞服務升級的資金,這也可以為用戶帶來更高質量的服務。當下的快遞市場并不是壟斷的,并非一家獨大,消費者在選擇寄送快遞時,覺得價格高,完全可以自由選擇,所以最終還是服務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