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報記者 劉穎
從“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到隨著季節、時尚的變化不斷地添置新衣;從單一的“老藍布”到多姿多彩的服飾;從自己做衣服到在商場里隨便挑選……
服飾,是時代的標志之一,也是一種記憶,是一幅穿在身上的歷史畫卷。
新年伊始,記者走訪林城牙克石市服裝商場和市民深切感受到,服裝是一個時代最直接、細微而鮮活生動的形象記錄。
穿衣觀念不斷“升級”
市民尚阿姨今年57歲,據她講,他們小時候穿的衣服都是母親一針一線親手做的,所用布料是憑布票到供銷社購買的。而且在做衣服時盡可能縫制的寬大一些,讓孩子能多穿幾年,實在穿不了就修改一下再給小一點的孩子穿。一年四季的服裝顏色基本就是黑、藍、灰等幾種顏色;在膝蓋處,袖肘處,往往會補上補丁,補丁上再摞上補丁……而現在,打開衣柜,各式毛衫、套裝、裙裝應有盡有,動輒幾百甚至上千元。
現如今,隨著經濟的繁榮,商業信息的發達,人們穿衣的選擇余地更大了;人們選購衣物不再糾結于價位高低;不再追求衣物的遮體避寒功用,而是融入更多的審美因素。
從單一的的確良到羊絨、純棉、真絲,從黑藍灰三色到五彩繽紛,從簡單的跟隨潮流到引領潮流;從過年穿新衣到隨時穿新衣,現代人從“有穿的”到“穿得好”,再到“穿品牌”、“穿個性”,一步步向前發展,人們的著衣觀念在不斷“升級”。不僅服裝面料、色彩和功能在不斷發生著變化,人們的著裝也從“人穿衣”轉向了“衣穿人”,這也強烈體現了當代特色——就要穿出品位。
穿衣風格追求個性
對于當代時尚女性而言,最尷尬的事也許并不是穿了一件不太得體的衣服,而是發現居然有人穿了一件跟自己一模一樣的衣服,這叫“撞衫”,追求個性、標新立異已逐漸成為當代女性服裝需求中最重要的元素。
在牙克石市地下商城經營服裝的張女士說,她經營服裝有7個年頭了,近幾年來服裝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經營者的壓力在不斷增大,但消費者的選擇余地在增大。
“現代人更講究美觀舒適還不失個性,如何穿出個性魅力,這其中關鍵是搭配,給進店的每一位顧客‘量體裁衣’,為其搭配的服裝要彰顯十足個性,因此光賣服裝還不行,衣服、配飾得一起進,飾品、圍巾、鞋子等一起上,使店里的服裝更具個性風格,體現出時尚元素來。我的進貨原則這些都得全盤考慮。”張女士說。
“親民價”奢華皮草漸成市民過冬新寵
皮草的價值在于最薄的厚度帶來最好的保暖效果。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牙克石市皮草市場日漸火熱。皮草已不再是中年人的專屬,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老年人開始青睞這類服飾。
1月17日,記者在皮草專賣店看到,店內選購衣服的人絡繹不絕,貂皮、獺兔、皮羽絨、羊剪絨以及各種皮毛一體的大衣很受歡迎。記者了解到,國產貂衣的價格在5000—8000元之間,而進口貂衣的價格大多在萬元以上。
“以往中年人才喜歡穿貂衣,現在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選購貂衣的越來越多,而且年齡偏大的老年人也越來越多。”銷售人員表示,消費人群的年輕化,主要是因為款式新穎,選擇面更廣了,而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觀念的改變則成為老年人選購貂皮的主要原因。
另外,記者發現,除了女款外,眾多款式新穎的男款皮毛一體大衣吸引了不少男性顧客的目光。
網購已成為服裝購買新趨勢
在當今這個智能信息化時代,網絡成為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網購方便、快捷的特點,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甚至中老年人愛上在網上購買衣物。
生于1986年的市民小葉告訴記者,如今工作了,平日里沒有更多的時間逛街,就網購買衣服。雖然衣櫥里的衣服已經很多了,但是總覺得沒衣服穿,因為很多衣服穿幾次就過時了。
樣子過時,但面料質地都很好的衣服裝滿衣櫥怎么辦,小葉告訴記者,她認識的朋友里有的將衣服送到社區,讓社區捐給貧困地區。
2017年“雙11”,市民王麗一共下了16筆訂單,花費了3800多元,其中服裝類訂單就有11筆,占了一大半。王麗說,她的女兒今年兩歲了。孩子的很多衣服也是在網上買的。別看是小孩子的衣服,一件也得上百。貼身的衣服最不好買,是不是純棉?有沒有異味?就怕質量不好孩子穿在身上不舒服。
網購的發展帶動了牙克石物流業的發展,快遞員小張告訴記者,許多人網購衣服后,試穿后覺得不合身馬上就退貨,一件衣物一來一回,自然增加了他們的業務量。
時代在變,觀念在變。服裝,這一社會文化的產物,承載著人們深層次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斷地進步、創新,新時代,林城人生活越來越好,穿出林城“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