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慶宇
我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對黨的認識是從幼時的懵懂到成年后發自內心的認同,后來決心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這光榮集體中的一員。
我是一名“80”后,我的父母都是農場職工,爺爺是一名軍人更是一名老黨員。記得上小學時我翻開爺爺家立柜上的小盒子,里面有一枚光亮如新的徽章,那枚徽章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炫目,我不禁被它的光彩吸引了,我剛要拿出來玩,就被奶奶喝令住了,“那是黨員徽章,是你爺爺最珍惜的東西,你可別碰它。”那時,“黨員徽章”這個詞就已經深深印刻在我的心底,我知道這枚黨員徽章對爺爺很重要。
印象里爺爺是個少言寡語的人,但也是個閑不住的人。爺爺從來不曾和我講過他的經歷和過往,只能從奶奶和父親口中去了解他。在爺爺家中有一張相片,雖然是半身照,但一身軍裝卻讓爺爺英氣十足,相片上還印有“志愿軍”的字樣。聽奶奶說,爺爺年輕時在部隊當兵,在抗美援朝的時候隨軍到了鴨綠江,但接到了撤回的軍令,當時就給爺爺氣哭了。小時候總是想不通,爺爺沒能上戰場為什么會這么難過?直到長大以后,我成為一名黨員,對黨的歷史有了深入的學習,才對爺爺當初的那份心情有了深入的理解。我想,那應該就是每一名中國軍人、每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都具備的以身許黨、以身報國的無畏和奉獻精神。正是因為無數革命先輩舍小家、為大家,為了捍衛祖國領土完整勇于犧牲、奉獻,才鑄就今日強大的中國,讓14億中國人昂首挺胸,闊步前行。
作為一名老黨員,爺爺始終嚴于律己,他從不言苦叫累,甘于奉獻,也不求名利,不計得失。在他的倉庫里堆滿了自己用木板釘的工具箱、零件箱,他勤儉節約,從不浪費,每一顆螺絲釘都仔細存放起來。在連隊生活中,他與周圍的百姓有著緊密的聯系,誰家地里有活需要人手總是喊上爺爺,誰家用個工具、缺個螺絲什么的,第一時間總想到去爺爺那借。我上初中的時候爺爺工具箱里各種工具和零件還是一應俱全,到我上大學時,爺爺的工具箱里已經變得空蕩蕩了。奶奶告訴我,“連隊里的人總找你爺爺來借工具,就連路過的商販修個車或是給車打個氣都知道來咱家借工具,有人借完知道還,有人干脆就沒還過。”從小到大,我并未聽爺爺對任何人任何事有過抱怨或牢騷,有的只是默默地付出,真心實意地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我想這就是一名中共黨員應有的底色——奉獻。
2013年我參加工作,在綽源森工公司森林防火戰線從事文職工作,與黨組織更近了。我深深地被身邊黨員影響著、感染著。“黨員先鋒隊”“黨員服務隊”……一面面鮮紅的旗幟插在哪里,哪里就是陣地。他們是急難險重任務中的主攻手,更是攻堅克難的先鋒隊,黨員隊伍匯聚的能量宛如洪流般推動著大家奮勇向前、創優爭先。在林區轉型產業發展、生態保護建設等各方面工作中,都有黨員隊伍奉獻的身影。這是一支生動的隊伍,或許他們只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平凡的事,但這種拼搏進取、一往無前的勁頭卻深深地影響著我。2014年我鄭重地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經過黨組織對我的嚴格審核和考驗,2018年8月1日,我被接收為中共預備黨員。
直到現在,我依然清晰地記得自己面對黨旗宣讀的鏗鏘誓言,記得入黨后第一時間打電話告訴家里人時那難以言表的激動心情。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我人生的一個新的起點,從那一刻起,我嚴格要求自己,時刻提醒自己是一名黨員,要時時維護這支隊伍的形象。我不斷地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持續提升業務能力,擔負起新時代賦予黨員的責任和使命。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把黨的歷史學習好是多么重要,只有深知黨的歷史、正確認識歷史,才能更加堅定信心、砥礪初心、淬煉黨性、賡續紅色基因血脈。作為一名黨員就應有“強國有我”的信心和自覺,不論崗位、不論職務,都應立足崗位、發揮作用,以平凡書寫不凡,以點滴匯聚激流,以黨的思想偉力為引領,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在新征程上續寫出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