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報記者 李鵬飛 通訊員 王云
“對于競聘崗位,我有著深刻的理解和獨特的思考,也相信自己具備勝任該崗位的能力。我將從三個方面闡述我的優勢及下步工作思路……”3月23日,畢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競爭上崗會議上,來自各崗位符合條件的28名職工先后上臺,圍繞個人基本情況、工作業績、創新發展規劃等方面進行精彩演講和答辯。
競聘現場,評委們根據競聘者的演講內容、表現情況以及崗位需求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評分,經過緊張而有序的評審,最終確定了各崗位的擬聘人選。此次競爭上崗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競爭、擇優的原則,旨在深入推進“三項制度”改革,構建形成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常態化機制,通過競爭上崗,選拔出素質高、能力強的管理人員,進一步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提升整體工作效能。
“我深知‘科研監測主辦’這一崗位的關鍵性和重要性,將盡職盡責地履行自己的崗位職責,充分利用保護區現有設施設備,加強對保護區內的生態環境和珍稀瀕危物種、重要生態群落的監測,為今后做好基礎保障及制定有效的保護措施提供科學依據。”擬聘成功的田金龍堅定地說。
國企改革,重在提升企業活力與效率。充分調動企業內部要素特別是人的潛力,是增進國有企業創新活力和競爭力的關鍵。在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中,畢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牢牢牽住“三項制度”改革這個“牛鼻子”,從“人”的問題破局突圍,持續推動人員能進能出、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增能減,進一步激發干部職工干勁與活力。
謀定快動,趕前抓早。該保護區管理局力爭做到“早”,推動各項改革工作開好局、起好步,先后組織召開2次職工大會,系統解讀改革目的意義、目標任務、路徑措施,進一步提高職工思想認識;成立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工作領導小組,專題研究制定相關改革方案,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了解掌握、及時消除職工的疑慮顧慮;堅決落實、深入研究森工集團兩個改革《指導意見》,結合單位實際,制定了《經營管理架構優化整合實施方案》《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根據臨時用工崗位、任務等情況,制定清退管理辦法,一次性清退10名臨時用工,進一步壓減管理費用。
錨定目標任務,聚力攻堅。該保護區管理局努力做到“準”,推動改革取得實效,持續推進經營管理架構優化整合,將職能相近的6個職能部門優化整合為5個,推動部門橫向整合;將12個二級機構壓縮為4個,縱向壓縮管理層級,形成了“管干一體、業務專業、運行高效”的管理架構。根據單位職能與未來發展定位,對整合后崗位細化職責、量化任務,綜合評估崗位價值;通過設定崗位價值與績效評估的方式,進一步解決“大鍋飯”問題。通過持續開展機構優化、崗位壓減、競爭上崗、以崗定薪、加強考核等手段,合理拉開職工間的薪酬差距,不斷激發職工工作動力。此外,他們推行崗位動態評估調整,每半年考核一次,確保職工隊伍永遠保持活力。
“競爭上崗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優化管理人員結構、提高干部職工素質的重要舉措。通過競爭上崗,能夠更加準確地了解干部職工的能力和潛力,識別選拔出一批優秀的人才,激發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畢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黨總支副書記、局長劉煒表示,未來,保護區管理局將根據生態保護事業發展需要和崗位需求,常態化開展競爭上崗工作,為更多的人才提供展示自我、實現價值的平臺。同時,也將加大對競崗人員的培養力度,通過提供更多的培訓和學習機會,幫助干部職工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為保護區建設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與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