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在帶領職工脫貧致富的道路上,說起白良真,人們都稱贊他是致富路上的“領頭雁”。
自擔任大楊樹林業有限責任公司伊斯哈氣林場主任以來,白良真一直把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帶動職工探索發展家庭經濟新模式。如今,他做到了,職工腰包鼓了,臉上笑了,心里美了。
2019年,白良真發起成立職工家庭經濟產業協會,大力發展家庭經濟,選擇有種植經驗的職工作為主要成員,制定了資金管理和各項規章制度,客觀地分析農業周期性、高風險性、投入期長的特點,實現生產、管理、銷售一體化經營發展道路。
白良真邊學邊干,遇到困難不退縮。林場缺少耕種的機械設備,“代耕”便形成了,即春耕、田間管理、秋收時節以市場同價租用當地村屯農戶的機械設備,職工中出人力,開啟與農戶雙贏模式;2019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特大暴雨,大片豆苗沖毀,職工抱怨的聲音頻出。面對各種質疑,他頂住壓力,堅信“陽光總在風雨后”。待雨水退后,豆苗經后期補救,出現新的轉機,當年創下75.79萬元的總收入。
“活到老學到老,人不學就落后”。白良真走訪有經驗的農戶,向他們學習大豆、玉米種植等農業知識。同時,他還建立激勵機制,不斷完善職工家庭經濟產業協會的相關職能,真正讓家庭經濟戶有歸屬感。據了解,2020年,林場職工人均分紅1.5萬元。2021年,職工人均分紅2萬元。
他以富民興林為己任,樹立“帶領職工共同致富”的發展理念,讓脫貧基礎更加牢固。在他以身作則、無私奉獻精神的感召下,職工紛紛有致富的想法和干勁,以夏遠東為代表的家庭經濟種植戶,2019年獲純利潤3萬元,同年被授予家庭經濟致富能手榮譽稱號。
在推進“家庭致富”過程中,白良真牽頭積極為職工的創業致富打造平臺,使職工嘗到了自主創業、勤勞致富的甜頭,極大地調動了職工群眾的創業熱情。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如今,白良真與職工一同享受收獲的喜悅,也將繼續沿著生態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前行。(劉繼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