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馬莉
在庫都爾森工公司生態功能區內,11座防火瞭望塔如同忠誠的“哨兵”,屹立在山間。新北山防火瞭望塔距離公司20余公里,海拔1064米。站在22米高的瞭望塔頂,極目遠眺,四周景色一覽無余。2009年,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19歲孟令喜來到新北山防火瞭望塔,那時的他,或許未曾想到,自己的青春將與這片林海緊緊相連。
剛參加工作時,塔上艱苦的條件讓孟令喜的心里倍感壓抑。簡陋的居住環境,匱乏的物資供應,這只是困難的一部分。更讓他感到焦慮的是對業務不十分精通,總擔心萬一有火情發生,不能準確報告位置。
“那時候我們騎摩托車上山,車后座上馱著用壺裝的飲用水,車把上掛著蔬菜?!被貞浧鸪醯剿系娜兆樱狭钕哺锌f千。摩托車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前行,每一次的上山之路,都是一次充滿挑戰的“旅程”。
幸運的是,與孟令喜一起值班的老同事裴孝忠,就像是一盞明燈,照亮了孟令喜前行的路。
手把手地教他看地圖、查經緯度,這看似簡單的動作,卻飽含著一位前輩對晚輩的殷切期望和無私付出。裴孝忠耐心地指著地圖上的每一個標記,詳細地解釋著它們的含義和用途。孟令喜則像一塊渴望知識的孩童,眼睛里閃爍著求知的欲望。
孟令喜虛心好學,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白天,他跟著裴孝忠在塔上觀察地形,認真記錄下每一個細節;夜晚,在微弱的燈光下,他反復翻閱著資料,反復琢磨、研究白天所學的知識。那一本本被他翻看得缺角、掉頁的筆記本,見證了他的勤奮和努力。
為了讓孟令喜更好地掌握業務技能,裴孝忠還想出獨特的訓練方法。他隨便指一個山頭,讓孟令喜在地圖上找林班。這看似簡單的任務,卻需要對地形地貌有著極為精準的了解和記憶。經過無數次的練習,孟令喜對防火瞭望塔四周的山形、地貌、道路、場點方位了然于心。
“今天是裴叔的生日,我炒4個菜,陪他過生日?!毕床?,切菜……不一會兒,幾個家常菜就出鍋了。防火期期間,瞭望員沒有節假日,每當同事過生日或者“五一”“十一”假期的時候,孟令喜會多炒兩個菜,跟大家一起慶祝。
瞭望員每年要在山上值班8個月左右,家里孩子小,父母身體不太好,生活的重擔都壓在了妻子身上。孟令喜坦言,自己對家里的照顧太少,虧欠妻子太多,但是妻子和父母都理解和支持他的工作,這讓他很感動。
峰巒迭起的高山,霞光萬道的日出,瓊枝玉柳的霧凇……孟令喜用鏡頭記錄下林區的美景,并將照片發布到自己的社交平臺上,很多人看到他拍的照片,都贊不絕口。他的照片也讓更多的人了解了林區,向往來林區走一走、看一看。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如今的孟令喜已經成長為一名經驗豐富、業務精湛的瞭望員。生態功能區內一旦出現煙點,他能迅速做出反應,為科學撲救提供了寶貴的依據,為保護這片綠色家園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每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塔上,孟令喜便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他登上塔頂,目光穿越層層疊疊的枝葉,搜索著每一絲可能出現的“危險信號”。
“如今,我們瞭望員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有了極大改善,交接班的時候車接車送,伙食有補助,公司統一給配備了冰箱、電視,每年發一套工作服。山上有信號,可以和家人視頻聊天,我覺得挺幸福的。”孟令喜早已將瞭望塔當成了自己“第二個家”。
15年來,孟令喜對大山有著難以割舍的牽絆。在孟令喜的心中,這片林海就是他的生命、他的使命,他愿用一生去守護這片綠色的海洋,讓它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