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開欄語
勞動創造價值,勞模引領風尚。每一位勞模都是一面旗幟,高揚“愛崗敬業、爭創一流”的價值操守;每一位勞模都是一個標桿,標示“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的精神境界;每一位勞模都是一盞明燈,折射“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道德取向。勞模的故事,是奮斗者的贊歌,是追夢人的足跡,更是激勵人們前行的力量。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森工集團第二十三屆先進集體和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召開之際,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發揮勞模示范引領作用,即日起,本報開設“弘揚勞模精神凝聚奮進力量”專欄,陸續刊發榮獲全國、自治區、林區各級勞模代表事跡,傳遞榜樣力量,汲取奮進動力,激勵林區干部職工學習勞模、爭當勞模、追趕勞模,用勞動托舉夢想,靠奮斗創造佳績,為打造國內一流現代林業集團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王玉明,現任滿歸森工公司應急事務處主任。他扎根基層數十載,懷揣著對這片林海的赤誠之心,以“干一行鉆一行”的精益求精,“擇一事終一生”的執著專注,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曾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先進個人、內蒙古自治區國資委系統優秀共產黨員、滿歸森工公司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榮譽的背后,是王玉明幾十年如一日的孜孜求索與辛勤付出。王玉明曾在汽車隊工作,他從運材司機做起,始終兢兢業業、恪盡職守,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不怕苦、不怕累,以高度的責任感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成為帶領基層職工奮力拼搏、奉獻運輸事業的示范榜樣。
木材運輸的繁忙季節正是林區最為寒冷的冬季,王玉明把單位當成了家,餓了就隨便吃一口,困了就在車上睡一覺,夜以繼日地艱苦勞動鍛煉了王玉明出色的工作能力,讓他逐漸成為技術管理骨干,一步步走上了領導崗位。2019年,因工作需要,王玉明被組織任命為應急事務處主任。
2021年7月中旬,滿歸鎮區及周邊連續突降暴雨,激流河、孟貴河水位猛漲沖破堤壩涌入鎮區。災情就是命令,王玉明第一時間帶領專業撲火隊員奔赴受災嚴重的居民區、木耳培植基地、濕地公園等處搶險救災,與隊員一同背沙包、堵斷口,從水中撈取木耳菌袋,背受災群眾撤離……經過兩天一夜輾轉多處艱苦奮戰,他們成功將洪水攔截在堤壩外,保護了鎮區居民生命財產及單位物資安全。在此次抗洪救災中,他們共修筑堤壩3.1公里,填堵堤壩缺口4處,轉移居民1350人次,打撈木耳菌15萬袋,挽回直接經濟損失780多萬元。當隊員們凱旋后,王玉明卻因體力透支嚴重引發高血壓,被送往醫院救治。
工作中,王玉明勇于創新實踐,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制度,致力于錘煉一支在急難險重任務中“召之能戰、戰之必勝”的專業撲火隊伍。他積極推進“以水滅火”新技術在森林防滅火實戰中的主導地位,利用“重型機械化反應”中隊解決火場“最后一公里”難題,發揮“直升機索降”滅火的尖兵作用,帶領專業團隊探索“撲救高強度偃松林火災”與“極端氣候條件下森林火災”的撲救課題,并在撲火實戰中應用,取得了寶貴的火場數據與實戰經驗,實現了由傳統人工滅火向科技滅火的轉變。(森工集團工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