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日前,根據“全國模范教師”“江西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肖惠文事跡改編、由廣東群星影業傳媒集團領銜出品的電影《音樂課》在南昌首映及后續的北京、吉安、新余、泰和等地試映活動中,《音樂課》收獲了近萬名觀眾的熱烈追捧與高度評價。據片方介紹,影片將于10月15日起在全國上映,預計上映期限三個月。
“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鄉村小學由于地理位置偏遠、經濟條件落后等原因,鄉村小學往往面臨著教育資源匱乏、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而且音樂課作為‘副科’更是常常被忽視。然而,音樂對于孩子們的成長和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了解肖惠文故事之后,在創作《音樂課》的過程中,我們深入了解了鄉村教育的現狀,才決定拍這部電影。”編劇黃勝、周勇在創作前去過多地采風,電影《音樂課》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
為把該片打造成精品,該片導演周勇組織了強有力的編劇導演團隊,多次來到原型故事原發地——泰和縣水槎鄉,進行考察采風,采訪了肖惠文、該校學生和留守孩子的家長,劇本也經反復修改,最終成為了第17屆“夏衍杯”電影劇本征文的獲獎作品。“好劇本才能打造出好電影”,周勇導演先后在廣州、南昌組織了多場專家研討會,為劇本把脈問診、進一步完善和提升劇本。采風、修改、潤色,歷經十稿打磨劇本,最后確定開機。
影片講述的是夢想成為竹笛演奏家的主人公周鳴(片中名)畢業后被分配到了一所偏遠的鄉村小學任教,這里大多數學生都是留守兒童,音樂課形同虛設,夢想和現實的落差讓他一時難以接受,為了回到城市,周鳴通過開設竹笛課獲得調任的機會,卻因為逐漸與學生們產生了深厚的情誼,對自己的人生和追求也有了新的認識,最終決定扎根鄉村、堅守音樂教育的感人故事。
影片先后在北京、廣州、南昌、新余、吉安、泰和首映、試映,有教育局、電影界及廣大師生近萬人觀看了該片。影片的首映和試映,每一場都贏得了不同觀眾群體的掌聲,贏得了首輪口碑和社會各界好評。
觀眾們表示“在感受溫馨故事的同時,還可以欣賞到江西泰和秀麗的山色風光,以及畬族獨特的畬族文化等。”“江西是個農業大省,有很多類似于片中的‘天湖山小學’,它們的教育資源和美術、音樂老師等都很匱乏,希望這部電影能推動鄉村教育的發展。”“《音樂課》不僅是一部電影,它是向社會各界發出的深切呼喚,影片能激發大家對鄉村教育的關注與支持。”很多即將畢業的大學生表示,“本來不知道畢業后找什么工作,但看完這部電影后,讓我有了目標,希望不久的將來能做一名像肖惠文那樣的人民教師”。
觀眾們的贊譽之聲,既是對影片藝術價值的高度認可,也是對鄉村教育現狀深刻反思的集體發聲。許多人被肖惠文的執著精神所打動,紛紛表示愿意投身鄉村教育事業,為改善鄉村教育資源短缺的現狀貢獻力量。更有年輕觀眾直言,原本對農村題材影片并不感冒,卻被《音樂課》的獨特魅力深深吸引,認為其不僅故事流暢、畫面唯美,更以真摯的情感觸動人心,顛覆了他們對鄉村題材電影的認知。(據360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