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持之以恒推動綠色發展
——喜迎十九大 慶祝林區開發建設65周年系列評論之四
本網評論員
2015年4月1日,大興安嶺林區結束了長達63年的天然林商業性采伐歷史,林業生產、發展方式迎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轉型。林區上下團結一心,承接大好來勢,堅持美麗與發展雙贏,推動綠色發展,把林區的綠色價值、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讓綠水青山、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走上效益更好、后勁更足、優勢充分釋放的轉型發展新路。
六十五年創業,在極其惡劣的自然條件下,開發建設者們以昂揚的斗志,提供優質木材2億多立方米、上繳利稅200多億元,是國家同期投入的4倍,有力支援了新中國開發建設;六十五年開拓,林區人勇于探索、砥礪奮進,形成了調查設計、營林生產、木材采伐、林產工業、多種經營等門類齊全的林業綜合經濟體系,累計實現林業產業總產值1472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28億元。
歷史輝煌壯闊、形勢催人奮進。發展實踐告訴我們,把自身的優勢資源充分利用好,將會釋放巨大的能量。黨的十八大以來,林區順應形勢,著力改革創新,積極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構建林業產業發展新機制,推進轉型產業生態化。
生態就是資源、生態就是生產力。林區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執著追求,堅決摒棄一切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 按照國有林區改革方案和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精神,積極融入區域經濟發展大局,科學謀劃產業布局,研究制定產業總體規劃,與林區“十三五”規劃、生態保護建設規劃和上級產業政策等緊密結合,立足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產業,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生態旅游和特色經濟林、林木種苗、林下經濟、特色種植養殖等綠色產業,打造競爭力強、特色鮮明的林區接續替代產業集群;開發和提供優質的生態教育、游憩休閑、森林康養等生態服務產品,展開生態建設的精彩實踐。
當前,旅游產業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期,加快推進林區旅游業的發展將為國有林區改革注入強大動力。林區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指示和李紀恒書記“把生態環境保護與旅游資源開發有機結合起來,讓綠色成為底色和品牌”的具體要求,進一步轉變觀念、堅定信心,強化措施,依托林區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自然資源,全力打造大興安嶺特色旅游品牌,實施“旅游+”戰略,與國有林區改革緊密結合,以旅游業為龍頭,帶動其它產業發展,引領職工增收致富,實現“富民興林”的目標。
實干成就事業,奮進收獲夢想。讓我們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擼起袖子加油干,甩開膀子往前走,把祖國北疆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