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樊婷婷
奧林匹克運動為和平而生、因和平而興。1984年洛杉磯夏季奧運會,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回歸夏季奧運會大家庭的首秀,許海峰為中國體育代表團摘得奧運首金。40年間,中國體育從弱到強,一步步成長,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不斷邁進。
由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的《中國驕傲》系列圖書共10冊,包括《中國女排》《中國乒乓》《中國跳水》《中國田徑》《中國射擊》《中國游泳》《中國體操》《中國羽毛球》《中國時刻》《中國冬奧》。該書出版后受到讀者的喜愛,入選2024年7月中國好書榜。這套書的價值不僅在于記錄歷史,更通過體育健兒的故事,展現出當代中國體育精神的深層力量。
《中國驕傲》作為一套青少年勵志體育故事繪本,選取了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項目和體育健兒的奪金之路,以140余位中國體育健兒的故事為代表,刻畫40年來中國體育奧運史的脈絡。該書用樸實凝練的話語、色彩鮮艷的配圖講述屬于中國的體育故事,具有濃厚的感染力,既生動活潑又振奮人心。每本書后,還以圖表形式梳理了自1984年我國恢復參加奧運會以來的該項目奪牌情況,分為《奧運會英雄譜》和《冬奧會英雄譜》,讓讀者更加清晰明了地回顧中國在這些項目中的獎牌榜。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就像書里許海峰《給所有〈中國驕傲〉大讀者的一封信》所說:“讓中國體育健兒書寫的絢爛奮斗史,走進每一位讀者的精神世界,播下中國體育強國夢的種子,為中國體育帶來璀璨的未來”。
“取得成功的關鍵,只能是體力與精神融為一體。”被譽為“現代奧林匹克之父”的皮埃爾·德·顧拜旦,在其創作的散文詩《體育頌》中這樣寫道。中國驕傲,是在一個個堅忍奮進實現“零的突破”的征程中積攢的必勝信念;中國驕傲,是在一塊塊獎牌尤其金牌的摘取之路中鍛造的實力底氣;中國驕傲,是在一次次頑強拼搏堅韌不拔的鏖戰中鑄就的民族自豪感;中國驕傲,是在一代代中國健兒團結協作薪火傳承的接力棒中鐫刻的寶貴品質。“祖國至上”“為國爭光”是流淌在每一位中國健兒血液中的赤子情懷和崇高信念。他們將祖國放心中、將責任扛肩上,心懷夢想,經歷波折不忘初心,頑強拼搏勇攀高峰。從羅雪娟回憶2004年雅典奧運會奪冠時驕傲地說的“在那一刻我是羅雪娟,更是一個中國人”,到2024年巴黎奧運會潘展樂的“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背后是強大的中國隊”;從中國女排“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到鄭欽文的“我很累,但我仍然愿意為我的祖國再戰3個小時”……40年來,奧運賽場上中國健兒為國家榮譽而戰的決心始終未變。他們以優異的成績,將中華體育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發揚光大,讓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交相輝映,生動詮釋了新時代中國體育精神。
“我們不以勝負論英雄,同時英雄就要敢于爭先、敢于爭第一”的論述,是我國對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生動詮釋。中國乒乓球以小球轉動大智慧,傲然挺立于國際乒壇,是一代代運動員傾盡所有共同創下的輝煌成就,他們每個人都是“中國驕傲”;并非天生強大的中國跳水隊在低谷中無畏前行、巔峰時開拓創新,“夢之隊”騰空而起劈波斬浪,在碧波之中書寫著極致努力到極致榮耀的“中國驕傲”;中國體操隊以獨創的“李寧交叉”“李小鵬掛”“程菲跳”締造耀眼傳奇,跳躍、翻騰、旋轉,每一位堅忍堅持堅守的中國體操人在曲折中奮勇前行,捍衛榮耀傳承“中國驕傲”。
在《中國時刻》一書中,呈現了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奧運賽場上不斷突破、拼出奇跡的精彩瞬間。足球場上,網球場內,自行車賽道中,水面上,摔跤、柔道、跆拳道的體育館內……很多并非中國隊強項的體育項目,運動員們化身無畏的開拓者,屢次締造中國的奧運奇跡。2000年悉尼奧運會,跆拳道被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而這項運動在中國起步較晚。1995年,陳中從籃球訓練轉向跆拳道,那時隊里沒有場地和器材,都要靠借,教練也沒有練過跆拳道,要一邊看錄像一邊教學。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陳中勤勞刻苦地堅持訓練,終于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大放光彩,奪得中國跆拳道歷史上首枚奧運金牌。在遭遇膝蓋十字韌帶斷裂重傷的情況下,她選擇保守治療、帶傷作戰,2004年雅典奧運會她再次拿下比賽冠軍,實現衛冕,成為首位蟬聯跆拳道奧運冠軍的中國選手。不經風雨怎么見彩虹,這些傳奇故事是中國健兒們默默訓練、奮力拼搏的真實寫照。
體育是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綜合國力和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中國能夠躋身世界體育大國、奧運強國之列,根本在于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中國體育健兒在奧運賽場上比出了實力,更賽出了風格,以良好的賽風賽紀和文明禮儀,向世界展現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精神文明成果。冬奧主題口號“一起向未來”,既為奧林匹克格言提供了中國注解和方案,又表達了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態度,與世界攜手共同奔向美好未來的期盼。
《中國驕傲》的故事跨越了40年,以體育強國夢與奧林匹克夢的相互交織,共同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體育篇章,共同鋪就體育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的康莊大道。
(據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