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赫拉巴爾:我之所以活著,就為了寫這本書

劉雪婷
2018-02-02
4264

       博胡米爾·赫拉巴爾,他是“捷克文學的悲傷之王”,和米蘭·昆德拉、伊凡·克里瑪并稱為捷克當代文壇“三劍客”。米蘭·昆德拉稱其為“我們這個時代最了不起的作家”,還宣稱“如若有人要為蘇聯占領捷克斯洛伐克結束后的時代命名,他必得稱之為‘赫拉巴爾時代’”!
  博胡米爾·赫拉巴爾于1914年3月28日生于布爾諾附近的日德尼采。上學對于年幼的赫拉巴爾來說是活受罪,他學習不專心,成績不好,多次留級。中學畢業后,帶著母親的殷切期望、父親“你將來能有什么出息呢”的憂心,赫拉巴爾來到布拉格。1935年,考入查理大學法學院。后來,因戰爭原因,法學院停課關門,直到1946年,赫拉巴爾獲得法學博士學位。
  擁有法學博士學位的赫拉巴爾本可以過著擁有寫字臺、大書柜、瓷磚壁爐的上等人生活,但他一生,卻如信仰愛情一樣生活在社會底層,沐浴著底層生活發出的微光。為了撿拾到“時代垃圾堆”上珍珠般閃爍的小人物的美好心靈,他服過兵役,做過私人公證處助理、倉庫管理員、火車站調度員、基金會保險代理員、推銷員、鋼鐵廠工人、廢紙回收站打包工等等。工作之余,他記錄下生活的點點滴滴,各色各樣的人和故事,這些都成了他后來加工創作的豐富素材。
  赫拉巴爾雖然從年輕時就從事詩歌、散文和短篇小說創作,并陸續在刊物上發表作品,但直到1963年,他四十九歲時才由出版社正式出版了第一本書《底層的珍珠》。此書一問世,隨即引起極大反響。他以交談對話的形式講述了普通老百姓十二個故事片斷,故事中的幾十個人物似乎就在讀者身邊,使人讀來感到格外親切,給當時較為沉寂的文壇吹來一陣清風。
  赫拉巴爾小說中的主人公大都是一些普通人,是他自己與之等同并稱之為“時代垃圾堆上”的人。這些人的處境往往很悲慘,可是他們透過“靈感的鉆石孔眼”看到的美景卻使他們沉迷得如癡似醉。幻景與現實形成的強烈反差正是赫拉巴爾小說的魅力所在。
  繼《底層的珍珠》之后,赫拉巴爾又陸續出版了《巴比代爾們》《中老年中級舞蹈班》《嚴密監視下的火車》等。其中,《嚴密監視下的火車》 敘述一位青年在二戰期間偶然成為反法西斯英雄的故事,拍成電影后獲奧斯卡外語片獎。
  正當赫拉巴爾的文學事業順利向前推進的時候,1968年8月,外國的飛機、坦克、軍隊入境,此后,新上臺的權力當局像對其他不愿公開表態支持入境占領的作家一樣,在他頭上狠狠地擊了一棒:他的書被作為廢紙銷毀,根據他的作品《線上云雀》和《為我都不愿住的房子做的廣告》拍的電影也遭禁映,參加他生日聚會的人遭到盤問。顯然,移居到林中空地小木屋里的赫拉巴爾是無法申辯的。他想死,但不能就這樣死去;要活,也不能這樣窩囊地活下來。唯一的辦法只有寫,繼續拼命地寫下去。
  正是在這個對赫拉巴爾來說最無奈、最艱難的時期,他卻寫出了他全部作品中的頂峰之作《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和《過于喧囂的孤獨》。
  《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是赫拉巴爾在創作上的一個重大轉折。作者完全沉浸在一種仿造回憶的虛構世界之中,以十八天的神速,在夏日的陽光直曬下一氣呵成了這部離奇而又現實、夸張而又平凡、平靜而又撼人的中長篇小說,且至今未改動過一個字。
  《過于喧囂的孤獨》是赫拉巴爾從在廢紙回收站工作,認識在那里工作了許多年的打包工漢嘉以來,前后醞釀了二十年之久,花了四年的時間,三次易稿寫成的,是一部連作者自己看了都要“感動得流淚”的“憂傷敘事曲”。赫拉巴爾曾表示:“它大概是我最好的一本書”,“我為寫這本書而活著,并為寫它而推遲了死亡。” □一葉

 

林海日報社主辦林海日報國內統一刊號:CN15-0074林海日報官方網站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