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伯云
工會是黨領導下的群眾組織,是黨聯系職工的橋梁和紐帶。從其職能和性質上講,工會組織必須堅持和發揚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根本方針,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在努力構建和諧企業中發揮其應有作用。在新形勢和任務面前,工會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就應放在增強廣大職工的社會主義榮辱道德觀上,放在團結動員廣大職工積極投身于維護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上,放在推動企業建立穩定協調的勞動關系上,鞏固和發展企業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創新工作思路,推動企業發展。
創新思路,在“求變” “求實”上下功夫
工會工作要“求變”。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結構日益多樣化,工會要在多樣化經濟格局中發揮作用,必須在復雜的客觀環境中,順應改變,找準位置,尋求最佳結合點,體現出變化的態勢。要學會根據不同的企業類型,確立工會的工作內容、活動方式、工作重點,努力增強工作的針對性、特色性、靈活性和實效性。工會工作要“求變”“求實”,不僅是工作方法問題,更是工作作風問題,做到突出重點,抓關鍵點,對重點工作要集中人力、財力和時間,全力以赴突破,以達到用重點帶動一般的良好效果。
工會工作要“專”。當前,企業工會工作的重要性、復雜性、獨立性顯著提高,工作內容和領域不斷擴展、延伸,涉及的領域廣,專業知識強。比如,代表職工與行政協商談判、簽訂集體合同,開展勞動法律法規的監督等。要完成這些繁重而艱巨的任務,必須加快工會干部隊伍專業化進程,更好地把握工作的主動性,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工會要依法承擔起維護職工群眾合法權益的責任,堅持依法建會、依法治會、依法維權。工會干部要學深、學透《工會法》和《勞動法》,達到每一條款都能夠熟悉運用,成為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專家。還要做到求實效,就是要明實情、講實話、鼓實勁、辦實事。通過深入基層,深入職工,了解情況,研究問題,提出對策,向黨政部門反映職工群眾的呼聲和要求,最大限度地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
要明確職責,把維護改革發展穩定作為工會工作的政治任務
在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集體企業,職工的成分相對簡單,職工的政治地位基本平等,經濟收入差距很小,工會工作對象能夠涵蓋整個職工隊伍。隨著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出現了不同利益的職工群體,表現在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有明顯差距。工會組織要把握促進發展和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統一,以促進發展為前提,要認識到沒有國家的發展,工人階級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就沒有保障;沒有公司的發展,職工的具體利益也沒有保障。所以,改革、發展、穩定三者密切聯系,互為因果。發展是目的,改革是動力,穩定是前提。沒有穩定的環境和條件,一切無從談起,維護社會穩定,既是廣大人民群眾和工人階級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能否及時化解、妥善處理改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類人民內部矛盾,不僅關系到改革與建設的順利進行,而且關系到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國家長治久安,關系到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把工會工作放到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部署,為改革和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既是工會的光榮傳統,也是新形勢下工會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各級工會組織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
要緊密聯系群眾,關心職工生活,進一步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實現、維護和發展職工群眾的利益,是我們黨最大、最重要的政治,也是企業改革和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加大對困難職工的幫扶力度,是構建和諧企業的一項重要工作。要堅持把關注人、服務人作為工會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主動地關注企業職工的所思所求,想方設法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不斷完善企業幫扶機制,通過扎實有效的各種服務活動,增強企業的凝聚力,營造推動企業快速發展的良好環境,要滿腔熱情地為職工群眾辦實事、做好事,把群眾的需要當作第一選擇,把群眾的滿意當作第一標準。要經常了解職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關愛職工,走訪慰問患病職工,幫助和救濟生活困難的職工,認真了解困難職工的工作和生活需要,改變單純從經濟上的幫扶,拓展為在經濟、技能上一齊幫,增強他們的“造血功能”。工會組織作為職工群眾利益的代表者,必須始終在黨委領導下,加大參與和維護力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如今,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對企業工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工會組織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創新工會工作的總體思路,積極發揮工會的參與和維護等作用,加強依法監督,切實為職工群眾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只有這樣,工會才能找準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的作用,工會工作才能得以創新和發展。
(作者單位:得耳布爾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