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克偉
政工工作是企業管理的基礎性內容,要勝任這項工作,需要政工干部對人的思想行為有深刻地把握,準確地摸準人的思想行為規律。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手段,改善企業管理存在的瑕疵,使企業獲得更好地發展。政工工作的開展依據的底蘊是大量的生產和經營經驗,在具體工作中表現出來的是一個能動的過程,對促進企業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當前大多數企業政工工作的現狀
(一)缺乏創新的管理制度
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體制的改革,要求企業要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根據企業的實際發展水平,合理的對企業進行改革深化,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現階段,做好政工工作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但是由于企業的改革和制度上的革新速度較快,使得企業的政工工作沒有跟上企業的改革節奏,仍然用舊的管理模式來管理新的工作內容。 所以政工工作的評價機制和管理機制不健全, 缺乏創新的管理制度,再加上企事業單位領導人更重視基礎的管理工作,往往將管理工作的創新放在次要地位,導致了政工工作不能完全的滿足企業現代化管理體制的需求,影響了政工工作對企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推動作用。
(二)企業政工工作隊伍穩定性較低
為了更好的追求經濟效益,往往忽視政工工作對于企業發展的推動作用,而一味的強調經營,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讓企業中從事政工工作的員工感覺到自身的工種沒有發展前途,從而造成了崗位的不穩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企業的發展與進步。
(三)政工工作人員自身素質不足
企業政工工作人員一直以來并不能完全受到重視,特別是對于政工工作人員的學歷、文化水平、專業知識等方面的要求過低,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政工工作的開展,不利于企業政工工作朝向積極方面進步,減弱了政工工作對于企業的推動效果。
二、政工工作對企業發展的推動作用
(一)改善員工的工作態度
政工工作具有明顯的群眾性,需要在與員工的交流中達到工作目的;其也擁有政治性,在工作中需要服從政府的政策、法規、條令等,要堅持貫徹黨的工作重心,使企業的經濟發展能夠與其相協調。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體現為一個實踐和認識相互作用的過程,實踐決定意識,正確的意識成為理論、政策、法律、制度等;而無論是正確意識或是錯誤的意識,當其反饋到實踐當中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反應,通過這些反應我們能夠發現企業或員工存在的問題,予以及時、有效地調整。總之,整個過程體現為一個循環優化、改善的過程,員工視野、素質等經過這樣的循環將得到擴寬與提升,而這些都會通過員工積極的工作態度體現出來。
(二)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很多企業重視業務發展,輕視政工工作,政工工作者不受待見,很容易受到職業性誤解,敬而遠之。因此,在很多企業政工工作隊伍變動性很大,且存在兼任的情況,這既影響了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也不利于員工之間的團結,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發揮政工工作的真正作用。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部分政工工作者都有業務部門的工作經驗,這是使政工工作者融入企業的關鍵。當員工逐漸適應政工工作,并真正了解政工工作的性質之后,政工工作者貫徹思想政治教育,協調部門間、員工間的關系,確保企業經濟目標的實現有了政工部門這個紐帶,企業部門之間的協調,員工之間的和睦能夠得到更好地保證,企業的凝聚為和向心力也將不斷增強。
(三)推動企業的制度建設
在企業中推廣政工工作,可以使更多科學的政策、法律規定、經驗模式、制度體制等引入到企業,對企業的制度建設有著莫大好處,使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更上一層樓。完善了企業的制度,可以更好地規范員工的行為,明確獎懲賞罰的標準,制定健全的考核體系,員工可以在更加寬松、活躍、平等的氛圍中工作,這將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對企業的發展作用巨大。
政工對于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推動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而它的創新模式也將伴隨著企業的壯大以及社會的前進不斷進步,從而變得更加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和員工的需求。政工在不斷創新的基礎之上,逐漸轉化為組織優勢,使企業文化內涵得到迅速提升, 充分融入人文關懷,使企業的向心力得到凝聚,這樣便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通過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對企業生產經營的推動、促進作用,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障。
(作者單位:綽爾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