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思明
面對新形勢,工會領導干部,只有提高領導的非權力影響力,才能提升工會工作水平,不負時代的重托、職工的重望,更好地發揮工會在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中的作用。
一、非權力影響力在工會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所謂影響力是指領導者在與下屬人員的交往活動中影響和改變他們的心理及行為的能力。權力性影響力是由政黨、社會團體或企業賦予個人的職務、地位、權力構成的,以組織授予的職權為基礎影響他人的一種力量。它具有強制性和不可抗拒性。而非權力性影響力是領導者憑借自身的思想、品質、知識、才能以及行為所創造的影響力,它是以領導者的個體素質和人格魅力為被領導者認可為前提,憑借內驅力的形式影響和改變被領導者的心理與行為。它沒有強制色彩,沒有驅使感,為被領導者自覺接受和追隨。在現實中,我們常發現,不同的領導者產生領導力的效應也不盡相同。有的領導者具有很強的感召力,為職工群眾追隨和響應,能凝聚群眾努力實現組織目標,形成政通人和的局面。而有的領導者盡管手握大權,但卻不能得到群眾響應和擁護,甚至眾叛親離。這是由于領導者不同的非權力性影響力所致。所以,非權力影響力對領導能力和水平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工會的性質及其特點決定了工會領導干部的權力影響力遠遠小于非權力的影響力。首先,工會組織不同于單位黨委、行政。黨委或行政部門靠權力性影響力或強制性影響力,運用強制手段來保證其政策的貫徹實施。如:黨、政等職能部門對職工有任免權、人事權、決策權、獎懲權等,職工的工作和前途與黨政領導自然聯系。因此,權力影響力的作用更為突出。而工會組織是職工自愿結合的群眾組織,組織權責對會員工作、前途不構成利害關系。其次,工會領導干部是由會員群眾選舉產生,其必須代表會員群眾利益,其根本宗旨是服務會員群眾,其權威性來自于會員群眾的認可,而非來自職務本身。如果工會領導干部不為會員群眾辦實事,脫離會員群眾,高高在上,作風行政化、官僚化,偏離宗旨,不僅得不到會員群眾認可,甚至會遭到會員的罷免。由此可見,工會領導干部的領導力來自非權力影響力。提升非權力影響力的唯一途徑在于工會領導干部的素質與人格修養。既以正確的政治觀念,高尚的道德品格,卓越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工作作風贏得職工群眾的信任和擁護,與職工群眾建立持久、廣泛、融洽的感情聯系,才能對職工群眾的心理和行為施予有效的影響,才能提高領導能力和水平。
二、構成工會領導干部非權力影響力的因素
構成工會領導干部非權力性影響力除了必備領導干部的基本能力(分析綜合、組織、決策、用人、協調、應變、創新、語言表達等)外,尤其應具備政治素質、道德素質、知識素質、感情素質等。
(一)政治素質。政治素質是中國工會領導干部必備的素質之一。中國工會章程明確規定,中國工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而學校更肩負著為培養社會主義合格人才的重任。因而,工會領導干部必須講政治。既:堅持中國工會特色發展之路,堅持黨的領導,自覺把工會工作放到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中、放到學校發展大局中,緊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開展工作。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路線。堅持用馬列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堅持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宗旨。在維護發展穩定的同時,維護好廣大的職工群眾的利益。才能在職工群眾中樹立起政治威信,才能得到職工群眾的認同和追隨,才能吸引、凝聚職工群眾,團結職工群眾一道,共同實現發展的目標。
(二)道德素質。它是決定影響力的根本因素。戴高樂曾說:“那些具有品格的人會放射出磁石般的力量,對于追隨他們的人來說,他們是最終目標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由此可見,高尚的道德修養使人信賴和愛戴,是塑造人格魅力的基礎。作為工會領導干部,做事正直公道,作風民主;襟懷坦白,言行一致;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寬容厚道,平易近人;就會產生強大的信服力、感染力、吸引力、號召力。
(三)知識素質。我們處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對工會領導干部顯得越發重要。知識素質既包括對主、客觀世界的認識程度,也包括掌握各領域相關知識。工會工作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方面面,對工會領導干部來說,要學習的東西很多。解決新問題,要有新思維、新理念;維護職工群眾的利益,要懂政策、懂法律;做職工思想工作離不開心理知識;宣傳組織群眾離不開語言藝術;等等。知識就是力量,作為工會領導干部,面對知識層次不斷提高的職工群體,面對不斷涌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廣博的知識,不僅工作起來游刃有余,而且能得到職工的信服。
(四)感情素質,也就是情商。有研究表明,一個人成功的決定因素 80% 是情商,20% 是智商??梢?,情商的重要性。工會工作對象廣泛,對下,服務職工群眾;對上,接受學校黨委以及上級部門的領導。對內,與學校各部門協調,對外,與社會組織相聯系。所謂“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這就要求工會領導干部有良好的心態和情感協調能力,應對來自方方面面的問題及其所帶來的壓力,建立良好的人際環境。小布什曾說:能調動情緒就能調動一切。成功的領導者便是能使千萬人隨著他的情緒起舞。良好人際關系是政通人和的保證。密切的感情聯系會產生強大的驅動力,激發職工群眾的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拉近與職工的感情,才能得到會員群眾的響應與支持。
三、提高工會領導干部非權利性影響力的有效途徑
工會工作點多、線長、面廣。要做好工會工作,工會領導干部需要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素質是指人們在社會實踐、學習過程中形成的修養。因此,提高工會領導的非權力影響力,要靠不斷的學習、實踐。筆者認為應著重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是提高政治修養。中國工會的性質要求工會領導干部必須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因此,工會領導干部必須系統的學習政治理論。培養政治意識、全局意識、服務意識。堅定政治信仰,增強對工會事業的使命感和對職工群眾的責任感。堅定地站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立場上,站在維護黨和國家、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立場上,正確處理好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
二是提高道德修養。道德修養是非權力影響力的先決條件。工會領導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應該把不斷的自我完善作為人生的追求,真正實踐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清正廉潔。勇于自我剖析,糾正錯誤;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就的,需要長期修練,需要一以貫之,堅持不懈。
三是提高知識素質。必備的相關知識,對工會領導干部而言,是做好工作必要的條件和基礎。提高知識素養,就必須要加強學習,把學習當做生存和發展的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但要學習系統的政治理論和管理知識,同時要學習相關專業知識,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
四是培養感情素質。工會領導干部應注重培養情商,以積極的心態對待工作、對待周圍的人。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用真情來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對上,支持、服從;對下,尊重、關心;與黨政建立和諧關系,與職工建立深厚的感情聯系,與其它職能部門,彼此信任,密切配合。研究職工心理,懂得溝通技巧、以尊重人、激勵,與職工的良好,了解和解決職工的物質與精神需要,與職工同呼吸共命運。
(作者單位:林管局機關事務處)